昨天趁雨去看了看“故乡园”。往里的几处浅池水面平静,稀稀疏疏的浮莲,叶子也未铺满,莲花寥寥几朵,与去年热闹景象甚是不同。日子在雨晴交错中,又到了一年的暑天。
这些日子不时会听到谁谁家的孩子考上某地大学的喜庆消息。对于这些即将步入新高梯的年青人,总有一种无形引力吸引着我的目光。
眼前这位戴眼镜的年青人,皮肤白净。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提推着一辆轮极小,如菜蝶般,可折叠轻便单车。原以为他是要去骑行,却站在那里,像是等人。看人时头稍仰抬起镜片的斯文样子,我推断他大概是一位学生。
我主动上前搭讪,指着他的自行车问:“你这是去骑行吗?”。他自然地说道:“要去上学了,这车买了一直没怎么骑,放家里占地方。网上约好了等下有人开车来买。”原来他是要卖车。我就问他,这样当时干嘛买呢?在网上怎么卖啊?他告诉我,是他爸买的,当时想着买就买了。下载一个app“咸鱼”,把你想要卖的东西拍照、描述等放上去就可以了。等有人联系了,可以通过私聊来谈。这不,等下有个人从水口开车过来,看样子是诚心来买。车基本是新的,半价出手。说着带着微笑。
我简单向他请教了下,怎么操作这些,以及用手机怎样导航等,虽然是知道一点,只是少实际操作,模糊。听他一说,好似十分简单。
在等买方过程中,我们继续聊着。正如我之前猜测的,他是今年的高考生,已经填报北京一所211大学了,就等通知书。
北京曾经去过,好奇问他“怎么想着要去北京呢?”我期待着会有一种特别的缘故。实际上,他很早就在北京上过学,只是初高中才回到惠州。我想他家人大概很早就在哪边工作或相关情况,就没有详细再问。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
在我印象中,北京冬天寒冷,北风凛冽。他听了,轻描淡写:我穿羽绒服啊。也是,对于他来说,这算什么困难呢。
“北京离惠州远哪!”我说的是实话吧。一南一北,乘火车怎么也得一个白天或一个晚上吧。现在有高铁,可能快些。想到当初自己第一次去北京,六十多块钱的车票,特快,途中多长时间忘了,记忆中是不短的。我心里这样想着并正等着这位年青人的附和。谁能料到他话一出口,我就感到了我们之间的差别。
他平静的说:“乘飞机二个多小时就到了,惠州有直达的飞机。”是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乘飞机呢?!在我看来那么遥远的地方,也仅需二个多小时就可到达。真的不可思议。
我没有想到还可以乘飞机。不仅是因为我没有坐过飞机,主要是因为我与年青人思维模式上的差别。
这种差别有来自不同生活条件下经济限制导致意识上的滞后,也有来自不同时代下人文学识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思维模式存在僵固,以及格局上的限制。
这种差别也表现在写作上。学识经验等的贫乏,加上格局小,写出来的文字十分小气。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是布局局促,内容也浅薄,没有深度。
生活在自己狭小低劣的圈子,整日鸡毛蒜皮,柴米油盐,不仅使得眼光短浅,外来的新知等也隔离在外。固步自封,新知识得不到学习补充。才使得支付宝美团等等成了网络名词,且限于名词而不会使用。
不学习真的会落后。看着身边的外卖哥,小商贩,我想这位年青人的前途无可比拟的美好。这不仅是个人的差别,也是一个家庭的差别。
如此差别,你还会为昨天的蝇营狗苟不快得失而纠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