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专业是数学,但喜欢地理,原因可能多样。
崇尚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做不到,但心向往之。
初中时有一地理老师,上课指点江山,气势磅礴,感觉功底很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考试的压力也不大,读书完全凭兴趣和自觉,于是自己被深深的吸引了,连抽象的太平洋上的气候环流等知识,也觉得很有味道,三十年后的现在,回想起初中教师,上课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沈老师。
高中时上自修课,常和同桌玩找地名游戏,规则是拿出一本地图册,或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一人在某一页地图中,确定好一地名,由另一人找出。当时的地图,比例很大,要在密密麻麻的地名中找到所需要的,也是有一些难度的,何况我们当时的最远的足迹也不过奉化。不过我们还是玩得很起劲的,并且成功率也渐渐高了,现在想来,可能生活中的方位感,也是从那时逐渐形成的。
高考后填报志愿,当时是先估分,后报志愿,感觉自己的分数不高,也就是专科的份,再加上作为农民的后代,只要较稳的进大学的门就可,心里已经定位于师范类学校。记得当时有一同学说:“我姐姐在浙师大地理系,每年还可以免费去各地旅游,不错!”于是就在第三志愿里也报了浙师大地理系(当时浙师大地理系没有本科,否则会直接报本科),只是后来考试分数上了本科线,才被浙师大数学系录取,读了数学专业,与地理系失之交臂。
工作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条件好了,学校也开始组织教师进行假期旅游。在旅游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一个习惯,每天旅游结束睡觉之前,总要把一天的行程打通,也就是说每天什么时候从什么地点出发,走什么路线,游了那些景点,到那里结束,我理解为通则不痛。也许,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会这么自觉、及时地进行反思,可能会有点出息了。
渐渐发现,我连几十年前去过的同学的老家,现在还能想起怎么走。去年春节初五那天去浙江船厂参观后,绕道石沿回家,当从松岙拐入沿海公路时,看到一个小海湾似曾相识,没错,是小埠!88年的夏天,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我曾和两个同学一起在这里的一个草棚中宿了一夜,当时是从另一条山路翻过来,有几个台阶,从那里拐入,要走多少路,现在在脑海里还有感觉。
大概十几年前旅游的机会多了,学校和教育局都是隔年一次,意味着每年都可以外出旅游,可是我走的不多,印象中除了2004年去了四川,2010年去了新疆之外,就没有了。倒不是没有兴趣,而是身体吃不消了,旅游的三要素;身体、时间、金钱,最要紧的就是身体,遗憾!
直到某一天,当我发现《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时,我发现可以足不出户,游边全中国。
翻阅《中国国家地理》,高质量的纸张,精美的印制,专题式的介绍,既有美景的分享,也有人文知识的普及,美景加美文,爱不惜手。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晒的各种旅游照片时,也不怎么羡慕了,虽不能至,那又何妨呢!
期待着每一期《中国国家地理》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