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山上的茶仙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蒙頂山在四川雅安,我曾在好幾年前和朋友一起去那裏游玩,并且親自體驗了采茶,製茶的過程。

      蒙頂山是一座很有靈氣的茶山,綠樹葱蘢,雲烟繚繞,這山,水,就和人一樣,各有各的氣質和特點。青城山,你能明顯感受到一種神秘而清幽的道家氣場,而在蒙頂山上,雖然這裏也是道家人物,茶聖吳理真的道場,但是我感受到的卻是來自自然的靈秀和氤氳仙氣。

       蒙頂山是一個有來歷的地方,是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而蒙頂山的盛名和一個叫吳理真的人有關。那年我們到山上,看到一座不是那麽漂亮和華麗的廟宇,進去之後,裏面供著兩尊古代人像,當地的茶農告訴我們,一個是茶祖吳理真,一個是茶聖陸羽。世上有很多人知道陸羽,因爲他寫了一本茶經,從理論的角度讓世人認識了茶葉的價值和意義,而這個來自蒙頂山的茶租吳理真,則鮮爲人知。但這人可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因母親患病,在山上尋找治病草藥,而發現野生茶樹的藥用價值和養生功效,遂在蒙顶山五峰之间驯化栽种茶树,成功培育七株,其地后称“皇茶园”。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该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也就是說,發現茶葉,并且將茶葉帶進人們生活中的就是這個吳理真,又稱為甘露道人,也被後人稱之為茶聖。茶農和我們說,他們每年的新茶都要首先敬奉給二位先聖的。是啊,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的茶文化,也沒有這綿延千年,飄香萬里的茶業,我後來感嘆,茶文化尚且如此,這世間的學問要成正道,實踐和理論缺一不可。

         現在細想想,這蒙頂山的茶也并非偶得之,茶葉的生長對土壤,空氣的濕潤度,自然條件都有比較嚴苛的要求,而蒙頂山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過渡地帶,位於號稱“天漏”雅安市雨城區和名山區之間,最高海拔1456米。蒙頂山因“雨霧蒙沫”而得蒙頂山名,這裡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四川人都知道空氣濕潤,雨水充沛的雅安有三寶,綿綿雅雨,美味雅魚,還有秀麗雅女。當然了,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也給予了茶葉良好的生長條件,蒙頂山的茶自是好茶了。

           古時採制蒙頂茶隆重而神秘。每逢春至茶芽萌發,地方官即選擇吉日,即清明節之前,焚香沐浴,穿起朝服,鳴鑼擊鼓,燃放鞭炮。現代人,特別是游客來體驗茶文化的,沒有這些規矩和程序,但是拜祭先祖,洗净雙手卻是極其必要的。我們先在茶樹群摘茶,其實就是掐摘嫩芽,也就是這兩天雨後剛剛萌生的新葉,所以這摘茶也是一個辛苦和勤快活,要趕在清明前將新生的新芽采摘下再製作。古代貢茶,據説僅限吳理真的種植的那七株茶樹,而且對采摘的葉數均有嚴格規定,最初是六百葉,后為三百頁,後來定為一年三百六十天,就只采摘三百六十葉。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據説炒茶時寺僧圍繞誦經,制成后貯入兩銀瓶內,再盛以木箱,用黃縑丹印封之。臨發啟運時,地方官又得卜擇吉日,朝服叩闕。可見這茶,在中國這裏,可是神物,吸天地之靈氣,不可輕視。

         我們那天,每人都采摘了不少新茶,但是最後進入大鍋内炒製茶葉之後,卻所剩無幾,等到最後完成,分給每個人的袖珍小袋,最多吃個一兩次茶的。想象一下,我們平時要飲用的那桶茶葉,不知道要摘多少茶葉方可製作完成。西方的咖啡是用植物的果實加工製作,而中國的茶葉,則是在春天采摘新芽製作,中國人喜歡在生長循環中的新葉裏去領會和品嘗自然的神奇之處,中國人的最大節日是春節,中國相信萬物都在循環生長之中,而春天裏的樹葉裏藏著宇宙裏最神秘的生長密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