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样的人想要“合群”?
我年幼时爱翻家里的旧报刊旧书,年少时课余就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看。不记得当时看了哪本作文选,其中一篇令人印象深刻。标题已记不清,主旨讲的就是“合群是一个人在集体中应有的优秀品质”。当时茫然无措的我,开始“醍醐灌顶”,努力显得“合群”,做个能融入集体的好孩子。
是的,现如今很多孩子从早教开始就接触人情社会。学生时代或初入职场,你很容易被周围人告诫:如果“不合群”,你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当年11岁的我,以为不合群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被人排挤,融入不了任何圈子,最后只能孤独终老吧。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想要合群?
对自己一切想法作为没有自信去实现,没有自己明晰观点和主张,以及对自身未来没有具体规划的人。他们看似随和易相处,其实只是内心胆怯、游移。他们对人生尚没有太多规划和设想,因此他们向往靠近主流价值观聚集的人群中。他们希望将自己像滴水融进大海那样,悄无声息融入人群。
2 合群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合群”会给这些怯懦的人带来什么好处呢?表面上的合群,给这些没有独立意识、向外渴求安全感的人以暂时假想的安全感。在人群中,和大家做着一样的举动,谈论一样的观点,过着一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波澜不惊。起初,这让他们很安心。不用被人当成异类,也不会时常孤独。
但安心过后,你有没有发觉,在各种圈子里待久了会有点不甘心。
明明你并不以这个观点来看待这则社会热点,你会悲天悯人。可职场圈子里的人都冷眼旁观,你也只好假装淡然;公司聚餐,你不想被同事背后议论,每次都准时参加;你不喜欢西餐厅,想尝尝盖浇饭的心只能收敛;与客户觥筹交错,为了业绩喝到吐也就罢了,连形同陌路的同学攀比聚会,你也得赔笑演戏。
“合群”太累吗?这样的“合群”就是你想要过的美好人生吗?你怀疑,是否世上每个人都有过此刻,像你一样的内心挣扎?外表却不露声色,像是冰山下的暗潮涌动。你担心,总有天你的“合群”会“露陷”。表面“合群”,自我却逐渐“萌芽”觉醒的你,渐渐痛苦起来。
3 不再合群又会怎样?
你担心,如果脱离了这些社交圈,不再“合群”,会不会像我早年担心的那样?被人讥讽指点,孤独终老呢?
事实并不会。真正不合群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不能融入社会,是因为他们对社交怀有心理恐惧。大多数人症状轻微,也可接受心理治疗而消除恐惧症。极少数症状严重患者,才可能和你想的一样,足不出户。因为自己的心理原因,只能孤身一人存在着。
另一种是和你一样再正常不过的社会人。他们自信、有主见、对人生和事业有着充分规划。他们不抵触社交,可能过段时间就会出现在人群里,可他们并不合群。
这样的人,我不需举很多例子,你一眼就能明白。
先来说说中国文学界。巴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他的《激流》和《青春》“三部曲”时,他几乎不与当时主流国内文化界左联领导人接触。这主要是因为他长期不愿参加严密组织,也不太关心文艺界的分歧。
同时期的沈从文、郭沫若、郁达夫等作家都是在某一方面专精,并不擅长和人打交道。鲁迅就曾说,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可见,他是站在“合群”的对面。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和联大的教授们不和,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再放眼全球,回到当代。在知名创业家中,比尔盖茨、巴菲特都从小比较内向,喜欢独处;乔布斯少年时,总是顶撞老师而被赶出教室,性格孤僻,没有朋友,常被别人看做是“怪物”;马云从小对别人的话三思而后行,连妈妈的话也可能置之不理;
扎克伯格则26岁时仍不善言辞和交际,在现场采访中回答有关Facebook隐私政策的问题时显得有些语无伦次,脑门直冒汗。他大二从哈佛大学辍学,此后一门心思搞Facebook网站,就没在其他地方工作过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了。
最后想讲讲跟文学大师、知名创业富豪相比,没那么厉害的流行乐歌手。在我喜欢的国内流行乐歌手中,老狼、朴树、周杰伦,是不同时代不同曲风的代表人物。
他们都不善言辞,很少频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可他们默默做着自己喜欢的音乐事业,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终于也逐渐让主流人群接受了。他们的不合群,造就了他们的成功,奠定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试想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如果他们屈从于内心的妥协,屈从于主流的思潮,做着言不由衷的事,他们还会这么成功吗?内心不坚定的人,跟随主流风潮,往往可能取得一时成功,结果还是要走向衰败,一蹶不振。
而那些始终坚持自己观点,不顾冷眼旁观,甚至不屑讥讽指责的人们,才能在时代中存活下来,屹立起来。
现在你还想要试着“合群”吗?摇摇头,并不是最终答案。最重要的是,此刻你可以开始独立思索,什么是你想要的一切。也许我劝你“不合群”也只是一个思维陷阱或误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