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实习——心血管病分类!

一、病因分类

1、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导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和大血管。

2、后天性心血管病:为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血供障碍时,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者缺血性心脏病。②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急性期引起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炎,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慢性期主要形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称为风湿性心瓣膜病。③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影响心脏,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④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⑤感染性心脏病:为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侵犯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⑥内分泌病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等。⑦血液病性心脏病:如贫血性心脏病等。⑧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如维生素B₁缺乏性心脏病等。⑨心脏神经症:为自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⑩其他:药物、化学制剂中毒、结缔组织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引起的心脏病,心脏肿瘤和原因不明心肌病等。

二、病理解剖分类

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病可分别或同时引起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大血管具有特征性的病理解剖变化,他们可反映不痛病因的心血管病的特点:①心内膜病:如心内膜炎、纤维弹性组织增生,心瓣膜脱垂、黏液样变性、纤维化、钙化或撕裂等,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②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如心肌炎症、变性、肥厚、缺血、坏死、纤维化(硬化)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或心律失常。此外尚有心脏破裂或损伤、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心室壁瘤等。③心包疾病:如心包炎症、积液、积血或积脓、缩窄、缺损等。④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中膜囊样变性、夹层分离、血管炎症、血栓形成、栓塞等。⑤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三、病理生理分类

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病可引起相同或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①心力衰竭:主要指心肌机械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可为急性或慢性,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见于各种心血管病尤其是晚期。对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力衰竭又称泵衰竭。②休克:为周围循环血液灌注不良造成的内脏和外周组织缺血、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变化。③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变化。④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或三尖瓣乳头肌缺血或病变,不能正常调节瓣叶的启闭,引起瓣膜关闭不全。⑤心律失常:为心脏的自律、兴奋或传导功能失调,引起心动过速、过缓和心律不规则的变化。⑥高动力循环状态:为心排血量增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周围循环血液灌注增多的综合状态。⑦心脏压塞:为心包腔大量积液、积血或积脓,或纤维化、增厚、缩窄妨碍心脏充盈和排血,并造成静脉淤血。⑧其他:体动脉或肺动脉、体静脉或肺静脉压力的增高或降低;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分流等。

注意:诊断心血管病时,需将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诊断先后同时列出。如诊断风湿性心瓣膜病时要列出:①风湿性心脏病(病因诊断);②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病理解剖诊断);③心力衰竭;④心房颤动(以上为病理生理诊断)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下社会心血管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特权,越来越年轻化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预防心血管病刻不容缓。 预防心血管...
    番茄小蛋仔阅读 259评论 0 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2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89评论 1 3
  • 回这一趟老家,心里多了两个疙瘩。第一是堂姐现在谈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她的语言中感觉,她不打算跟他有太长远的计划,这让...
    安九阅读 3,554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