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从提出到全面进驻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时间跨度不过六十余年。而且人们仍对其寄于极高的期望,认为人工智能总有一天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应该是其他科学制成品无法匹敌的,因为其他科学制成品无非是辅助人类完成某些任务,而人工智能一开就是就被赋予取代人类的远景目标,而且不少从业者和普罗大众都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这种认识是如何形成的,为何被学界和大众领域广泛接受,其中隐含在什么样的危机?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约翰·马尔科夫写作《人工智能简史》的初衷。他就人工智能是取代人类智能还是增强人类智能在其发展历史上的争论给出了新闻式的报道。需要澄清的是这本书的原著标题和中译本标题的差异。这本书的原名是:Machines of Loving Grace: The Quest for Common Ground between Humans and Robots。直译是《慈悲为怀的机器:探索肉人与机器人的共同基础》。显然,这个标题与“人工智能简史”相去甚远。事实上,整本书的叙述逻辑也不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而是围绕着人工智能与人类“相爱相杀”展开的。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人与机器之间的爱恨情仇总会时不时上演。例如,1811年,英国发生卢德运动。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业砸毁织袜机抗议因机器带来的低工资和极高的工作强度。新颖的机器的兴起和大规模普及总是会挤压原有的工作岗位,造成类似卢德运动一样的人与机器的矛盾。但是从长期看,技术的发展总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会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准。现如今,这场人与机器的爱恨情仇的纠结蔓延至人类的本质所控制的领域,那就是智能领域。
1956年,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聚集了一群年轻小伙,他们在讨论一个问题,能否创造一个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提出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经济发展和理解人类心智的动力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 AI)。在这个会上,他们提出:
学习的每一个方面或智力的任何其他功能,原则上都可以准确地描述,并由机器模拟。……我们认为,如果一批优秀地科学家在一起研究一个夏天,那么这个领域中地一个或多个问题就嫩刚得到显著地推进。(第114页)
事实上,这个研究设想的目标不仅在一个夏天内未能达成,而且经历六十年的发展也没有达成,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是如此。但是,这个”失败的“研究计划并没有胎死腹中,而是起起伏伏,最终人工智能从第一批计算机科学家的脑中进入到千家万户。
无人驾驶汽车、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救援机器人、机械手臂,一项项技术产品似乎不断在毕竟麦卡锡曾经设想的目标——学习的每一方面都可以被机器模拟。这些技术产品的商业化和社会普及也引发了学者和公众就人工智能是否在未来会取代人的讨论。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条主线。另一条主线是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辅助。类似Siri的辅助机器人的发展预示着我们只希望将人工智能看成是和朋友一样的辅助装置,而非将人工智能当成是奴隶完成一切任务。
未来的人工智能该如何发展,是走全面取代道路,还是增强人类智能?在我看来,一是理论问题,二是经济问题,三是社会问题。首先,虽然人工智能在诸多专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人工智能离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人工智能能否像人一样智能,尚有难以攻克的理论难题。其次,在人类能否轻易完成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完成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现如今,寄希望于人工智能全面取代那些重复性但日常岗位,在经济不切实际。最后,人工智能不仅仅是19世纪的专门的纺织机械。人工智能在取代人类的过程中,势必要解决机器与人互动难题,这就涉及到公众是否信任人工智能的问题。
然而,无论是存在理论问题,还是存在社会经济问题,人工智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任何一种机械。专家、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应该提前谋划和预防,否则一旦出现因人工智能的不良运行而带来的不信任问题,将可能摧毁整个领域的发展。
最后,稍微多说一句,不少外文畅销书引进国内之后,书名都被翻译得面目全非,读者几乎不可能从中文译名想到原书名字。例如,拜伦·瑞希的《The Fourth Age》被翻译为《人工智能哲学》;赫克托·莱韦斯克的《Common sense, the Turing Test, and the Quest for Real AI》被翻译为《人工智能的进化》。如此翻译是好是坏,不能断然确定,但至少这三本书的中文译名会严重误导读者的这本书内容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