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抱怨」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其实你看到的关于不抱怨的文字都是无用的鸡汤。因为抱怨是人类的底层心理需求。
但今天还是想聊聊,抱怨,该怎么个抱怨法。
事情是从围观和菜头大叔和一位粉丝的吵架开始的。
和菜头在公众号「槽边往事」发布了一篇文章《亲历:我是这样从苹果要回账号的》,讲述了他如何不小心被锁定了账号,废了很大力气和苹果公司沟通,客服几度劝说他放弃账号,菜头叔因为账号里还有40多块钱的余额,他又是一个非常轴的人(比苹果还轴)不愿放弃,经过了31分钟的电话,更换了三个客服人员,终于要回了账号。
因为整个过程很麻烦,所以读文字的人能够强烈感受到一种对苹果这种大公司的不满,一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涌上心头,于是有了下面这个留言:
根据菜头后来的描述,这位仁兄应该是某航的航行情报人员或者飞行签派人员,他抱怨一个iPad上的飞行资料APP,可以把飞行手册、国内航图等飞行资料放到iPad中查阅。他的核心意思是,「因为IOS更新而app没有更新,导致app不能正常使用,所以IOS是坨屎。」这条抱怨有个逻辑问题,于是和菜头回复:
菜头叔的逻辑很简单:你付费买了飞行资料的app,那它跟不上ios的更新速度,你应该投诉APP公司而不是苹果啊。这位仁兄又回复:
Airbus是空客公司,ADCC是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民航总局旗下的专业数据通信公司)。和菜头在后边的文章中讲到,这两家公司都是航空公司的乙方,无论怎么牛,航空公司都是甲方,乙方提供的服务有问题,甲方就有权要求乙方提供售后服务。
聊到这儿这位仁兄又弄错了一个逻辑问题,我称之为「极限困难假设」。说白了,就是跟你描述一个问题,你觉得它没什么了不起,那我就把这个问题引申做一个极限的假设,看你赞同不赞同我的抱怨。比如下面这几个说法:
这种人不给我让座,你觉得正常,那是不是一个老人快死在他面前了,他不让座你还觉得可以理解呢?
老板让我加个班你觉得正常,那要是我媳妇马上就生了,我还得老老实实加班吗?
小区遛狗的人你不觉得烦,那等他的狗把你的孩子咬死了,你还不觉得烦吗?
这位仁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的抱怨你觉得无所谓,那按你的逻辑苹果拉坨屎我也得吃下去呗?」
说实话这种逻辑是很容易让人烦躁的,因为按照这个逻辑讲道理的说下去,那就是:苹果公司拉屎你不能吃,所以你对苹果公司的抱怨是对的,所以我错了,对不起。
而实际上苹果没有拉屎让他吃。于是菜头叔回复:
谈话于是就从抱怨,到不认同抱怨,到了互相伤害:
2.
在往下讲这个故事就没什么意思了,总是是粉丝很火大,菜头也很火大——后者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批评体制内工作的这一类人的行事方式。
事情不了了之。
咱们先说说这位粉丝为什么会在菜头的这篇文章下留言呢?我想第一是因为和菜头原来也是在民航工作的,第二是他也在抱怨苹果公司。于是,这位粉丝就建立起了对苹果的「仇恨认同」。
其实这种仇恨认同是很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快速拉近两个人关系的好方法,就像一起在屋檐下躲雨的陌生人,共同抱怨一下这个鬼天气,「共同阵营」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了。
而生活和工作中,当一方抛出这种「仇恨认同」的邀请,而另一方没有接受的时候,往往开始的那一方就会感到失落甚至是愤怒。——这就是为什么老婆和丈夫抱怨自己的工作时,丈夫别讲道理,只要好好听着的原因。
然而,在这个事情上,为什么这位粉丝没有获得和菜头的「仇恨认同」,反倒碰了一鼻子灰呢?这个秘密,藏在两个人对「抱怨」之后的行动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
先看看和菜头关于要回苹果账号的那篇原文,文中写了他是如何跟苹果公司的三个客服讲道理,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虽然很麻烦,账号还是给要回来了。在整个过程中,和菜头的目的非常明确:我想要回我的账号。在文末,和菜头总结到(原文被我有所简化):
1、对于苹果来说,我的问题最简单的处置方式就是放弃原有账号,重新申请一个新的。而且,在每一步申诉中,都努力尝试让我放弃申请。
2、但是,说到底苹果依然是一家遵守契约的商业公司。自始至终,我都咬住一点:根据贵司的规定,我达成了相关条件,那么我就应该拿回我的账号。
3、苹果本身就是一家非常轴的公司,抠条文讲死理。当我和苹果一样轴的时候,苹果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商业信誉而让步。
4、苹果的客服人员真是非常礼貌而温和,在安全和便利之间想要取得平衡并不容易,我能够理解苹果的选择,但也希望苹果考虑到类似我遇见的异常情况。
5、凡事要冷静,总能想到办法出来。
你看他是在一边抱怨,一边想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解决这个事情。
再反观这位粉丝的态度:我在国企上班,公司买了app,苹果一更新系统app就不能用,app开发商是大公司我惹不起,资料不能用的问题我解决不了,所以苹果是垃圾。什么?你说苹果不垃圾?那你不是我的抱怨同盟,滚。
作为从体制内辞职出来的和菜头,对这种态度有着强烈的反感。在后来的评论中,他说到:
这个后辈遇见的是什么?是个工作中的问题。有问题就去解决好了,安排你在这个岗位上不就是干这个的么?他知道问题在哪里,他也知道我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并不打算做出任何改变,因为这种改变对于他自己意味着麻烦和风险。所以,他在我面前坚持表演殴打苹果,以此证明他说的话是正确的。
ADCC有什么值得怕的?他们一样是开发商,一样和航空公司签合同,一样要负责售后维修。一线觉得不好用,有什么不能反馈的?航空公司是甲方好吗?甲方不爽,要求乙方改善服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Airbus又怎么了?
最后,又用民航管理局的适航验证来说事。适航验证需要时间没问题,可以打报告啊。人在系统内,大家按照系统流程来走好了。我一周打一个报告,说不能及时更新资料,存在安全运行风险。打报告就要签收,签收就意味着我已经上报了安全隐患,未来出了任何事情都和我没有关系,一层层签字上去,每签一次字就套牢一个人。最后,自然有人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有心解决问题,在国企里一样也能找到方法。当年我们一起在一线奋战的同事,尤其是那些愿意站出来解决问题,勇于背锅的人,N年前就基本都已经在处级。而遇见事情往后躲,随时强调不可能的人,连做背锅侠、充当炮灰的资格都没有。以今天这个民航职员的说法来看,万一真出了点什么事情,出事的时候如果刚好iPad资料没更新,app不工作,查到飞行运控人员,他还真的能把苹果公司推出来为自己背锅么?让库克过来写检查,替他降职降级开除啊?
我想,最起码,可以考虑换个安卓平板试试看吧?
3.
我一个同学在一个创业公司上班,他们老板有一个应对员工抱怨和汇报困难的小窍门,就是无论你和他说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会安静的听你说完,然后只回答一个词:So?
老板,这个客户不讲道理,跟咱们要半年的账期——So?
老板,最近我觉得压力很大——So?
老板,这个工作我没有经验,没人培训——So?
他的「So?」不是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意思,而是让你自己把没说完的半句话说完:
这个困难摆在你面前了,你也抱怨完了,我听到了,然后你打算怎么办呢?
这位老板实在是高明,因为很多人在被问到这个简单的问题之后,都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办呢?怎么回答这个「So」呢?
当然也有人会回答他:我没有办法。
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这位老板会帮助他;而如果这么回答的是像本文前面写的那一种人的话,他会尽快在团队中剔除这个人。
故事说到这儿,可以谈谈我自己对抱怨的看法了。
第一,抱怨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需要听到抱怨的人也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达成「仇恨认同」,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人们大可不必去火车站买本《怎样才能不抱怨的工作》回家看。
第二,无用的抱怨,是抱怨完就完了。有用的抱怨,是在抱怨之后追问一个简单的「So?」,紧跟着一个办法,最好是一个已经在行动的办法。
「苹果的客服轴死了,真垃圾。」这是一句无用的抱怨。
「苹果的客服轴死了,真垃圾。So?我比他还轴,打了半小时电话换了三个客服总算把事情解决了。」这就是有用的抱怨。
「我的老板是个傻逼。」这是一句无用的抱怨。
「我的老板是个傻逼,So?我找好了新工作,已经写了辞职报告。」这就是有用的抱怨。
第三,并非世界不能容忍抱怨,也并非他人不能和你共享抱怨。你的上级或朋友不能接受的是你那些无用的抱怨,而有用的抱怨不仅不会让人产生反感,还会因为给他们一些提前的警示,或是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而受到他们的欢迎。
在我之前一篇文章《从立场到行动:摩拜单车的故事》中,我聊了我对「立场思维」和「行动思维」的看法,在今天的话题下,这两种思维无非就是对困难和问题不同的抱怨态度。
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思维者,在做事的时候同样会抱怨,甚至比立场思维的人抱怨的还要多,还要难听。
因为当行动思维的人去解决麻烦的时候,会面对很多新的麻烦;而立场思维的人由于抱怨完就放弃了,所以没有遇到更多的麻烦。
但最终,办成事儿的,还是那些一边抱怨一边解决问题的人,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不需要在别人那儿找到没有意义的抱怨认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才是他们需要的。
下次抱怨的时候,不妨在句子结尾追问自己一句:So?
看看你能不能进一步回答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