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人得意忘言,单薄滞涩的文字无法为博瀚灵动的世界传神写照,让我们无法眺望孤悬在心灵中天的澄明圆月,但是中国文字依然夺天地之造化,具有不可思议的神秘与美丽,寥落几字,便令生命沉迷惆怅的春草池塘、秋雨孤舟。
“小楼一夜听春雨”,镌刻在青青的弯刀之上,古龙说:此刀“青如远山,青如春树,青如情人眼中的泪水”,此诗 “美得凄凉,美得令人心碎,一种让人心中总会泛起欲说还休的轻愁”。
记得小时读到“小楼一夜听春雨”,还不知道陆放翁,单单一句,就美得令人心悸。后来读到蒋捷《虞美人·听雨》,也许是先入为主使然,两者之间,还是偏爱前者。蒋词涵盖人生三境少年旖旎、中岁落魄、暮来苍凉,充满无可奈何的感喟和怅惘。而陆诗清幽淡雅的字行中,却仿佛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不能视,只得用心灵聆听。野史有载,师旷感红尘之缤纷令人心迷而神散,为追求音乐至道,决然以艾熏目而盲,最后凝志聚神、终臻高妙。由目到耳,在此便有弃虑绝欲、凝寂澄神、虚室生白、皈依大道的意味。相似的是庄子虽言“目击而道存”,但对听似乎更是情有独钟,“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远离遮蔽外在感官的光明,而点燃内心智慧的灯烛,关闭的只是尘世纷扰的窗,打开的却是通往永恒的悠游之门,斩断的是欲望狂欢泡影电露的色相诱惑,而倾听宇宙深处深沉而幽微的生命节奏。
“小楼一夜听春雨”,在这里便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意象,一种人生境界,更有一种无上大道况味。此诗由分别至圆融,或分别即圆融。一人独坐,之于万雨潇然;枯然无望,之于化育生机;小楼阒寂,之于宇宙浩瀚;一夜迅促,之于永恒茫茫;在这里,人与物、一与万、动与静、生与灭、小与大、刹与恒,无望心境与有情春雨竞相辉映,雨不解人的孤独,人不晓雨的盎然,独坐天地之间,哀生之须臾、渺小、烦恼,万物的自由、清新、悦然却可望不可即。
然而诗又不限于分别境,一个听字,化分别为圆融,将人与物、动与静主客二元世界等妙合无痕,用心来映照,以气来倾听,人、楼在广漠时空中不再孑然孤立,而是一气氤氲、激荡浮沉。在这场不知何时而来、何时而终的淅沥而缠绵的春雨天乐妙音般的梵唱中,整个世界人心静谧空明、清新怡然。只因灵台清明被世俗污染,执着于分别执拗之境。分别起,则种种烦恼哀愁如生死、如别离生,这些烦恼如影附形,世人如何追逐到自己的影子,疲于奔命,最终徒劳无功。涤除忧烦,回归青莲本心,倾听内心的呼唤。潇潇夜雨,便是晨钟暮鼓;寂寂小楼,俨然无上净土。天地不空,万物有情,一切的意义与美丽就在其自身此刻展现。自我亦会化作一滴深情的雨露,悄然随风潜入夜,润化一花一草;而此刻雨露亦会化身自我,趺坐小楼之上,静静倾听宇宙的至乐。
陆诗的奥妙也许在此,小楼一夜听春雨,寓繁于简,以一胜多,将一生的风流、失意、狷狂、落寞等等无限心事,化为一帧疏离清幽的听雨图,在这里,天地有情,人生无恨,无秋雨黄花之萧索凄苦,也不似小楼梧桐般冷落惨淡,天地人生本真永远都是清净明洁、深情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