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的诗句,让人觉得那样慢悠的时光,是生活自然流淌的模样。而如今,社会的快节奏,欲望的膨胀,让这样的慢成为了奢侈品。在当今的快节奏里,富足的物质生活,让人更加难以辨识生活的本真,也往往被焦虑感绑架。如何提升你对生活的掌控感?我来分享影响我至今的三点收获。
一、实现早起,拥有掌控感
早上的时间,对于职场人或者学生来说,是一天当中难得没有人来打扰的“清净”时段。那些白天想要做却抽不出时间来做的事情,可以选择安排在早上进行。早起至上班或者上学前的这段时间便是一天当中最容易掌控的时段。于是,实现五点钟早起是我今年定下来的首要目标,考虑到会有一些特殊的不适合早起的日子,早起率达到80%即达成目标。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我是如何达成早起这一目标的呢?
首先,我用渐进的方式逐步适应,阶段式调整,从年初的七点起床开始,过渡到六点半起,适应之后再过渡到六点,五点半,两个月后我做到了五点起床,不用闹钟叫起来的生物钟式的早起。当然早起的前提是要做到相对早睡。
第二,制造早起的仪式感。早起这一行为是服务于我们对生活的管理和规划,而非为了单纯早起。每日早起睁开眼第一件事很可能是拿起手机,当然只是看下时间、必要的消息、当天的计划,这个时候就要果断起床,而不是漫无目的刷手机休闲。早晨的时间贵如油。早上精力充沛,做事高效,没有侵扰的时光带给你的是一个人的静心时刻,这样的时刻最好用来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每天早起之后,先喝一大杯温开水,简单做一下拉伸动作,然后敷一会面膜,让自己快速清醒,也保持较好的状态。接下来切换到读书、写作,很容易做到专注和高效。每周有两三天我也会出门晨跑。
这样,每天早起之后,喝水-拉伸动作-面膜-读书/写作/晨跑就变成一连串习惯行为,也变成了我每日的仪式感。
第三,做到相对早睡。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不同,对于一个正常成年人来说,八小时睡眠只是一个参考,很多人只需要睡六七个小时就可以了。对我来说,要做到早上五点起床,那么晚上十点半前就要睡觉,确保十一点前睡着。有相关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低于5小时,和长期睡眠超过9小时,都不利于健康。有习惯午休的朋友,中午短暂的休息,也非常利于精力的恢复和调节,一般半小时即可,不推荐长时间的午休以免进入深度睡眠,反而影响午休后的清醒,以及影响晚间睡眠。
当早起的目标从容达成的时候,我开始自信起来,开始有信心去尝试更多新事物。首先是因为早起的时光给了我相对的自由。例如这个早上,我用晨跑开启一天的节奏,为这一日定下一个积极向上的基调。我把这一天生活和工作上的要事与目标列在效率笔记上,然后开始逐一执行。这个早上,我除了洗漱、早餐、顾娃,我还跑步半小时,听了一本书,抽出近一个小时用来阅读。
通过早起,我开始了相对自律的生活。我不再如晚起的日子里那样,一整天像一只被时间赶着跑的鸭子,我体会到从容做事,内心淡定。我找回了一些自由的空间,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掌控。
二、目标思维,提升你的掌控感
网购曾经一度占据了我相当多的日常精力,购物的欲望充满了生活的间隙,过度“剁手”带来的筋疲力竭感,反而让人失去了购物的快乐。而现在,我选择把需要网购的东西作为一个个零散目标列出来,只要想到了就添加到手机笔记本的购物单里,然后就可以不再想,有空的时候或者消遣的时间里按照购物清单,化零为整地随手就一起买了。我不再如往常一样花大量时间去网淘,而是目标明确的,买完就好。通过调整,把购物变成明确的目标,或者变成忙碌节奏里的休闲与调节,这种心态上的改变减轻了物欲带来的压迫感。
在工作上,也许每日事项会很繁杂,那么采用目标罗列和要事第一的方法会解决你许多烦恼。把重要的事情列在本子上,作为每日必达目标,用目标思维去改变你的想法,治愈你的焦虑,同时对照自己的行动,让行动不断符合目标。而对于其他不重要的杂项也是在完成要事的前提下有余力去完成。
明确目标、要事第一的时间管理方式,可以明显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也能给你带来“拿下”目标的成就感,让你收获掌控感。
三、掌控物欲 你的生活你做主
物欲充斥的时代,为什么不断购物、不断弃旧换新,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却不见得增长呢?我们小的时候,社会上很多家庭物质生活并不富足,我们的生活条件相对简单,购物欲求相对有限,这并不影响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现代社会,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要什么有什么,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也带来人们认知上的改变。然而不断的买新弃旧,只能短暂安慰内心那填不满的欲望深渊,长此以往,便让人难以分辨什么东西是好什么东西不好,这也就是有的人越买越空虚的原因。
这里并不是说要摒弃物欲,而是建议你去掌控物欲。没有物欲的生活如同炒菜失去了调料。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不被物欲所支配,亦不必为极简主义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