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河南安阳 农历三月十六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三点半就醒来看书了,迫不及待地把好友赵钊推荐的这本来自韩国作家《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电子版在早上六点之前看完。
估计发了朋友圈,都没几个人注意到我发的链接,估计也没几个人像我这样获得这本书,第一时间去看完。除了赵钊以外,好友推荐一定自己读完,而且还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书中的重点分享给我,我真是特别幸福,有这样的优秀朋友为伍,我呢,觉得有必要写写日记来分享,好像我是比较话多的人,目前还达不到一字千金的境界呀。
昨天坐高铁,想着接近3个小时的时间,如何度过?打开朋友推荐的这本电子书,我一下子着迷的看着一发不可收拾,下车激动的和同行的一起来安阳学习易经的高姐分享我的内心那份喜悦,而且立马就在淘宝买了纸字版的这本书。强烈推荐这本书至少读5遍以上!
有些书可以读20遍以上。这个观念,我见人就这么说,很多人不理解,这次在这本书中,读书高人,提出好书读三四十遍,哇,比我更高一筹啦,内心特别开心,同频啦,终于也有人跟我这么认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欣喜。因为我目前只听了两个人这么说,一个是当过兵的重庆万州人潘总,我第一次听到读书要读20遍,是他告诉我的,他就创造了奇迹,读一本书读20遍,让自己赚到千万,当时的我有些不理解,我也没做到读书要看20遍,我顶多看一本书5遍,还是朗达拜恩的秘密系列丛书。因为美好的文字可以让我变得开心喜悦,让我能够学会赞美,也是正向的力量赋予的。另外一个朋友,就是我3月31日认识并结拜的弟弟李泉材,他也认为好书要看20遍以上,瞬间同频,同频后,一天被我成交4次,从100到1000,到1680,到10000,随后的三天成交达到7次,他是继我的好友杜献高被我小单成交20次以来,第二个被我不断成交买单的人。
再一次跟你诠释人与人的信任和沟通,就如,理解你的不需要解释太多,不理解信任你的人,你解释再多都是枉然显得苍白无力。
所有的都是从无到有,你精彩拿的出手的故事也是由自己去创造的。人生回味起来,你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故事和习惯呢?
看完这本书,我也想挑战100天看33本书的目标,因为优秀与优秀为伍。
一个从来都不看书的职场菜鸟,在被好友明勋3年跟进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后开启读书模式,从一个职场菜鸟被女友抛弃,承担父亲400万负债,负责妹妹的读书学费还要孝顺母亲,同时被降职到不喜欢的销售部门,因为开启读书模式,成功逆袭3年当上销售总监到做到CEO ,并娶到一起挑战读书的美女为妻的启示,让我联想连篇,哇,这不就是在书写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吗?
永保童心的我,自然喜欢一切都以美好结局的人事物而带来的美好故事。
迫不及待看完书,就收到好友赵钊做的思维导图笔记,我真的是够幸福的,也决定业余时间好好的学习一切基础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
100天看33本书,是为了让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带着目的看书,收获的成长真的不一样,就跟现在看电视剧电影带着学习的态度去解读,也是一样的,就不是单单的兴趣而已了。
看书的技巧也举例了好几种方法,希望大家亲自看了收获。
在书中提到的读书怠倦期,给到的方法,真的也特别有帮助,同时我就联想到孙老师创办的写日记的平台,我想,这也会给到很大的启发。
我也同时觉得,读书➕写日记做笔记是非常好的组合。
如果你想要语言表达能力、写作、逻辑思维越来越好,请多读书多写,因为这一切都在你进行的时候,都会越来越精进。
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都不晚,其他习惯也是一样。就如东北大爷王德顺说的“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该炫自己的时候,千万不要对自己手软!”
我现在读书,比较喜欢分章节来读,这是自己的读书方式,因为我读书已经在边读边思考的模式,很多人读书只是看一遍就行了,我不是,我更注重用出书中所讲,并去学会践行。
接下来,我更愿意从来开始,先从挑战100天读33本书开始,然后过滤到一年100本专业书籍,到一年365天,一天一本书。
我也相信之前我说收藏1000本好书的目标也会在3年内完成。有人2年能够做到看2000本书,我相信,我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同时,我相信一切不可能都可以变为可能,就跟贵州的教英语的黎老师要出的新书《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因为潜能无限。
同样,我也相信十年之约的写日记的坚持也是能够持续下去的,以及保持自己写原创素材的练习。
再一次感谢生命中好友赵钊的推荐,真的是特别感谢他建立的《天风会》,让我们收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感谢孙老师开启了我写日记的习惯。身边太多好的平台给到帮助,真的特别感谢与优秀人为伍。让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的亮起来。
罗文均原创感悟之136:
故事,我们每个人本身都有着独一无二跌宕起伏的精彩绝伦的故事,人们也喜欢听故事,看故事,读故事。故事会演绎的如何,全凭自己来充分展现。用最和平的态度看待,遇事坦然处之,所有一切都会化险为夷,你只需要每天专注设计美好的故事即可,即使很糟糕,你也可以用婉转和正能量的气息激励到自己甚至需要勉励的人就好。万事万物同频共振,感同身受的,才会有缘相聚。
愿以此献给正在为梦想为美好未来奋斗的所有朋友们。
灵感来自超级演说家练习和黎老师的书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