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梳理探究学习理论的发展背景、主要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的课程改造运动的动因是: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加速度和连锁式的变化,要求一代新人具有新的“基础学力”,尤其要求有应付变化的适应能力,知变、处变、制变、创变;加上世界性的科学竞争的浪潮。
探究学习是遵循科学家运用的方法和精神,教师和儿童起研究科学现象的教育,强调科学方波与科学精神。探究学习的特点是:其一,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其二,是旨在培养儿童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要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和现象,加深对自然的认识,有计划地培养探究能力;其三,是旨在有效形成认识自然之基础科学概念。在注重认识获得过程的探究学习中首要的方法就是,培养探索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去形成科学概念;其四,是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个人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和知识,但如果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探究精神,他的能力就会不足和知识面就会不宽,可如果有了旺盛的探究态度和热情,那么,他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知识很快就会拓宽和深化。
探究学习是: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以此为武器,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是现代理科教学应有的模式。强调探究知识的过程并不意味着儿童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方法或是方法论。科学方法是拥有高度抽象性的系统的智力操作,是在探讨复杂问题、拟定研究计划、揭示数据与理论的关联、琢磨结论的可靠度或客观性之际所运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