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练背景
对当事人和教练缘起的简要介绍
被教练者:病人丙
时间:7月6日
缘起:一个焦虑惊恐症的病人,主诉胸口不适,背部紧张,放大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很多担心焦虑,晚上睡不着,头脑一直很清醒,停不下来。怀疑自己神经衰弱,心里有问题。就诊时给用针,吃药后,症状好转,告诉病人可以做下情绪的疏导,所以约了今晚来门诊聊一聊。
2、教练过程简要介绍教练过程,但要清晰反应怎么开始、怎么深入、怎么结束,包括过程中怎么跟、怎么带、怎么破、怎么立。
聊天从对方的身体开始不舒服的时候说起,说到了病情的反复,同时随着病情的反复自己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怀疑自己哪里出问题。我问到在这个病之前有发生什么事情,她说她弟弟生病后发现是慢性白血病最后走了,一时让她很长时间不能接受,后面她说这篇翻过去了,我也没再细问(其实可以问她当时内心的感受的,错过了),后面我就问她小时候有没有这样惊恐的感觉,她说有,小时候和妹妹自己在家,父母一直不怎么在身边,会有各种害怕。所以也缺乏安全感,自己一直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一直撑着。后面她又再次说到自己对自己身体情况的担心上,我感觉到她压抑着很多的害怕。我问她,身体不好了会怎样?她说她不敢想,我鼓励她表达,她说会死了,害怕死了以后女儿就会很伤心,老公会找新欢,紧接着很快又说我有爸爸妈妈在,我不怕。(头脑参与)这里我就意识到她是压抑了很多的害怕让她一直处于念头不停歇的状态。然后问她说到这些害怕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她说会紧张,我问她紧张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她指着上腹部,我引导她去跟那个感受链接,问这个紧张想表达什么?她回复说,你们一起来吧,我不怕。再让她继续表达,对方没有表达了。继续引导她去感受那个紧张的位置,把呼吸带到那里,过了一会儿她说那个感觉没有了。然后我让她带着“我是可以害怕的”“害怕不是真的”这两句话,一边深呼吸,做好多个深呼吸之后,她说轻松一些。后面我还是引导她表达她的害怕。我让她闭上眼睛,让她以我很害怕开头表达,然后她随着表达呼吸变得沉重,很快又睁开眼睛,不想深入。又说了其他的事情。等她说完我再次跟她表达了为什么要让她表达她的害怕的原因,让她再次尝试表达,然后她抱着枕头(紧张害怕),继续表达了一些。随着她的表达,她说人感觉轻松了一些,过程中手会麻,无力感,现在人会感觉很累,有点困了。我感觉差不多可以了,同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再引导下去了,所以最后播放了一首《唤醒临在》,同时让她感受呼吸,回到当下。
3、被教练者的反馈
总体感受、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反馈人轻松一些了,头脑也相对安静些,胸口舒畅了,但是会担心换了地方换了人后,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跟她说回去休息看看,睡得着就睡得着,睡不着就睡不着,惊醒了就惊醒了,不舒服就不舒服,把一切当成正常现象。
4、教练的自我觉察结合被教练者的反馈,从教练状态(教练心法)、教练技巧(教练能力)、教练效果三个方面给自己打分和觉察,并总结自己做教练的心得体会。
教练状态打7分
教练技巧打5分
教练效果打7分
这个教练过程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可能也是我没抱什么期待,走到哪算哪。所以大多时候是去聆听,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会去想教练技巧,过程中反倒是受娜姐之前对我的教练的启发,让她通过呼吸回到临在,回到跟身体的感受链接上。同时带着我能想到的几句话(类似娜姐当时引导我的)。当然,教练一开始是有点懵,只是在聆听,后面在聆听的后半部分才看到她的点,同时在引导方面的技巧欠缺,会有直接给答案(比如说这是你压抑了自己的恐惧害怕,你要让他表达出来,你就会好一些),不过我也分不清这个是不是算一个给她的反馈。在过程中,我身体也会有感受,比如喉咙堵,头麻,委屈,我也分不清是我自己的还是感受到她的,过程中有一次问她身体的感受,想去验证是否跟我身体的感受一致,对方说没有我说的感受。所以还要再进一步去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