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简书的第200天,日更天数也达200,这说明什么?说明我离250又近了一步。
值此之际,我竟心无涟漪,不由得暗暗惊诧:莫非我已提速走向衰老了?衰老的一大佐证,就是对许多事物越来越提不起兴致。记得数个月前,彼时是日更满月的第二天,我尚且特地奖励了自己一锅虾蟹粥呢。今天?别说虾蟹粥,连白开水都懒得奖励了。
然而,惊诧可以,却不必慌张!经过认真地自我剖析,我体悟到:这并不代表每天的写文已然没有了快意,反而呈现出一个更富内涵的事实——每天写文已如一日三餐一般融入了我的生活。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起初我未有知觉,方有一时半会儿的诧然。
我理应不必过于在意日更的天数,因为自知会一直写下去。哪怕该平台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们这个软件就改名为“简视”了,各位用户只可玩视频,不再允许发布文章……那也无妨,也必然无法撼动我每天码字的意志。
诚然,借用人家辛苦搭建的平台,还是要表示感谢的,不然就显得太不懂规矩了。此外不得不承认,江湖或许冰冷,但温热的是人心。我遇到了不少热心而努力的简友,不管各自的目的迥异或一致,我总能从中攫取正能量。以及那些拥有有趣灵魂的未曾谋面的朋友,他们就像《国产凌凌漆》里达文西发明的神奇电筒,他们咔哒照向我时,我就亮了……
真情假意的场面话说了一通,终归最值得感谢还是笔耕不辍的自己,感谢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死乞赖脸精神,执着于写作,其中真味,各自明了。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呢!这句话我在日更30日的时候说过,但对于写作这回事,我又的确始终是个小学生,始终不渝。而近日,我这位小学生对自己的文字也渐渐生出些许不满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笔粗浅、技巧疏漏的谴责,更是对自己知识匮乏和思想觉悟不高的担忧。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如果不曾长期写作输出,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发现这么一个更趋于真实的自己。
这个真实的自己随着日更天数渐长,愈发觉得“应付式写作”的不可取。所谓“应付式写作”,即是在理不清思路的情况下赶鸭子上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不知所云,或者词不达意,甚至矫情呻吟——再华丽的词藻,也难以掩盖思想匮乏的鄙陋。对于认定的有意义的事情,认真地对待方能有更丰盈的收获。如此看来,小学生的我非得涉猎更多、更广的知识不可,非得以更饱满的精气神投入生活不可。
嗯,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心态就是这么个心态。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最后可归结为八个字、两个双引号及一个省略号:去繁就“简”,随“遇”而安……
文/若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