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离开哈尔滨,转道佳木斯,前往此次旅行的第二站。
疾驰的高铁上,一边按照折痕继续翻看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每次都觉得自己太肤浅,明明那些汉字分开来都认识,但是被作者放在一起,就觉得自己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深意。一边按照老太太的提醒,时不时向窗外看几眼,看绿油油的庄家,看黑黝黝的土地。
几天前,老太太就一再叮嘱我,来佳的路上,一定要记得看几眼东北的黑土地,和你老家中原的黄土地是不一样的。
我没告诉她,二十一年前来东北的时候见到过,从绿皮火车上看到的。当时一路都觉得好神奇,土地怎么可以是黑的呢,不应该都是黄色的吗?
认知和眼界都不够的时候,看的世界都是横平竖直的。
这个时节,抬眼看过去,到处是拔节的玉米和大豆,它们被垄沟自然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方块状,又因为周期早晚不同,而出现了深浅不一的绿色,有青绿翠绿,也有深绿仓绿。
看的久一点,还会发现偶尔会有地势不同的整片树林闪过,带来高低错落的视觉差。
火车站出来,因为台风的原因,天有点阴沉,穿着卫衣短裤的我,感觉有凉意,但不算冷。
俗话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但是“上车饺子,下车面”却是南北几千里的感情都一样。
哈尔滨飞机落地是焖面,佳木斯火车落地是冷面,妥妥的面面俱到。
午饭,地道的各式朝鲜菜铺满台面后,继续端上来的,是四大碗不同的冷面,有凉的,有热的,有冷冻的,有新鲜的。
只因为我前几天随口说了一句,到了我要吃朝鲜冷面,还要吃烤串和涮肚。
循着哥和姐的意思,站起身每种都实实在在地夹了一筷子。一大口吃下去,是回到家的味道。
晚上,满桌子的烤串和涮肚,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一群人边吃边聊,在阵阵欢笑和回忆里,不知不觉吃到撑。
用心感受爱与馈赠,如此,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