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最近学历史,导致我把镜头拉得足够远。
卢曼本人的百度百科里没有提到过他的“卡片笔记法”,当然这只是度娘体现出来的部分资料,虽然不够全面但可信度应该是足够的。
1989年的采访中他提到了他的记录方法,视频里拍到了他手稿手卡大小的卡片,有些记录满了文字,而有些只记录了半页。我听见视频里,他强调了两次这些卡片顺序不能乱。虽然不清楚他在哪个场合提出了自己“写作从来没有瓶颈”这样的话,但对于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家来说,我猜他最强调是的思考吧。
卢曼本人一再地提醒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而无法一目了然的现代风险社会,我们尤其要警惕那种泛道德化的思考方式,将一切问题都放在“好”与“坏”,“善”与“恶”的二元区分中进行观察。因为这样不但于事无补,并且还将阻碍我们对真正问题的反省与解决。就此而言,也许细致深刻的观察比匆忙的行动更为重要。
这是他研究的社会学的态度,也是提醒我们需要辩证思考的态度吧。
大量的出版书籍和上百篇论文绝对是惊人的,加上他的卡片盒工作方法,安装一个外置大脑帮助我们思考,这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自然变成了研究对象,《卡片笔记写作法》应该也是由此而来。
在《社会的社会》自序中,卢曼曾以他特有卢曼式幽默讲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于1969年。那一年,卢曼成了比勒菲尔德大学这所新型大学的第一位教授。两年以后,这所大学第一批大学生才注册入学。卢曼说,当他入职时,被要求填写一个“研究项目表”。于是他就将自己的研究项目填成了“社会理论”。在项目持续时间那一栏,填写了“30年”。研究成本那项则填写了“无”。
我拿机翻了一下,发现完全理解不了这些文字的意义。不过在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里,我看见了他做的记号,虽然不清楚这些小记号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我先大胆假设一下,这些是卢曼做的超链接。通过这些超链接感觉可以传送到相关的笔记链上,而文献超链接比永久笔记超链接少一些。
反正我这个逻辑看起来应该没啥问题,接下来就只能靠自己的思考了,但具体怎么做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卡片笔记写作法》那样轻松。
这些卡片上写的挺满的,但仔细看下,我觉得卢曼确实没写几句话,虽然不会德语,但是数数卡片上的单词数量,也可以推测出这个结论。突然想到了猫叔的老铁营,好像也是要求每天输出10条观点,有意思的链接!
虽然我知道写满一张A6的卡片其实没多难,但我还是想进一步说服自己。我可以这样解释,卢曼的研究方向是社会学,所以可能相关的专有名词会比较长?也很有可能受文字特性限制,如果他用汉字说不定卡片能更小一些。(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我感觉汉字可以更简单的概括或者阐释)。
我猜如果用在学习或者建立素材库上,应该可以更简短。以上这些都是在假定《卡片写作法》完全有效的前提下推测的。
反正卢曼确实非常了解自己的笔记,并且确保他的笔记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写下来的,特别是文献笔记。
光文献笔记这一条就很吸引人啊!谁不想拥有一个庞大的认知网络,甚至还能常看常新。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由于卢曼这些笔记更多的是来源于资料书籍,所以也有同行称其为“砖家”,可能是说他纸上谈兵之类的。
这倒不一定,卢曼会提醒大家“细致深刻的观察比匆忙的行动更为重要”,自己应该不会忘记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那些研究过自信偏见现象的人也承认自己会犯这样的错误”,这对于我来说,本来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学题。何况,我们关注《卡片笔记》的注意力,更多的应该是放在“构建外部大脑”上吧?
我比较有疑惑的是索引。它怎么那么长?
仔细一看好像也对的上《卡片笔记》法说的,一开始似乎只有几个词和一条链接,后来又增加了几条。结尾指向了好多处,这样想想有点可怕,因为我的脑子的思考还是图书馆式的索引模,我不能理解他这样标记会得到什么,我感觉是很庞大的认知空间,怎么可以链接这么多。
虽然看完整本书,但其实脑子里还是一片浆糊,我只能承认我很希望能建设、拥有一个这样的系统,它的好处书中已经写的足够明显,足够吸引人了。
这又引起了我的一丝丝怀疑,第一,虽然书中已经非常详细的说明了,但还是不知道如何记录第一个永久笔记,第二,担心自己无法养成习惯(习惯是另一个话题),第三,这是可以复制的成功?虽然它足够简单且不容易,但是心里还是虚啊!
所以,卡片笔记写作法到底应该如何使用用?卡片笔记应该记录哪些内容?最开始的那个“支点”你会定什么?有没有小伙伴来跟我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