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越来越小了,同是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国界的概念似乎也不那么让人却步。身边有一些朋友是跨国的,生活在异国他乡,每每听到,祝福的同时会有些担忧,但那是朋友自己的选择,我们无从置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跨国婚姻成了一种潮流,或许是爱得深切,或许是有别的什么理由。毕竟婚姻是个人的事情,谁都没有规定必须要嫁给中国男人或者不能嫁入中国。羡慕那些纯真的感情,跨越了地界和语界,只为唯一的她或者他。往往报道会带些什么吸引人的字眼,什么不惧贫苦啊不要车子房子之类的。
我们父母一辈,更多的是相亲认识,短期的结识,在锅碗瓢盆和嬉笑怒骂中彼此熟悉。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争吵,可能有打仗,但不管怎样,他们是在朝夕相处中一点点了解对方,摸清彼此的喜好。可能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可能没有什么花前月下,有的就是一顿顿饭菜,一次次炊烟袅袅,一遍遍洗涮,一天天等待归来。
我羡慕这点滴的珍贵和长情,又害怕同样的经历。可能我们这一代人跟他们太不一样了,物质条件好很多,没经历什么灾难,家里姊妹不如他们那时多。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似乎并不想让我们慢下来,一切都是匆忙的。忙着赶上时间的脚步,没有时间找自己,没有时间恋爱,连生娃都是一步步算好时间的。
有时候问自己,“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是啊,是什么呢?肉体而言,是父母生养了自己;精神上呢,从出生到自己独立生活都印着父母的影子,他们的言行、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无一不潜移默化地渗入骨髓。程序默认我选择了成为父母相似的人。习惯是多么了不起的力量啊……
如今,我站在了父母的角度,反思自己成长中的痛,只为自己的后辈多接收些积极因子,自己在陪伴中有些许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