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互相咨询的过程中,谈到了关于爱人的问题,同修多次提到一句话,就是如他所是 而非如你所愿,感觉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没有理解,遂上百度上查了一下,好多解释,总的意思就是,顺从他自己的心意而不是顺从我的心愿 ;或者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你本来的那个样子那个性格,而不是你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细细想来,谁又能真正做得到。
和同修想要咨询的是,老公总是想事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同时,总是想来改变我,按照他的要求来做。自己很是纠结,当然谈不上痛苦,就是不舒服的感觉,希望求助咨询师来解决这份纠结, 同修的咨询,让我体验到真诚的关注,同时,也打开了不同的视角,在和老公一起生活的20多年里,自己是否关注过老公的感受,当一向节约的老公看到浪费的蔬菜和粮食;喜欢整齐老公看到乱糟糟的厨房;一贯讲究规范原则的老公遇到自由懒散的我,真的不知道内心的体验如何?每个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感受,但是,自己又是否能关注到别人的感受?
同修提醒自己,在这20多年里,自己是否也有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确实,自己只是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控制,自己不想被控制的深层的需求是什么?反过来是不是也想控制对方?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老师一直要求要做到一体两面,看来咨询师看到了自己视角的局限性,引导自己去探索一体两面,做到用心理学的角度觉察自己。
在婚姻漫长的岁月里,就是一场争夺控制权的斗争,恋爱时期的卿卿我我,到婚姻后的柴米油盐,再到生孩子后的鸡飞狗跳,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权的争夺一刻也没有停止,总有一个以妥协放权而告终,如果都不想放弃,最后以两败俱伤离婚而收场。如果两人都能做到如他所是 而非如你所愿,相信世间幸福得伴侣会很多。
控制权的争夺在孩子的青春期表现也非常明显,在青春期,孩子的第二次自我发展阶段,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孩子产生成人感,但是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一方面,孩子想要得到成人的权利, 一方面家长多年来形成的控制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于是这一阶段是控制权争夺集中时段,也是家庭问题暴露明显的阶段,家庭战争最多的阶段。战争只有胜负,双方都想在最短得时间内获胜,如是都想一招毙命,往往家长的力量更加强大,获大胜的机会就更多,岂不知,孩子的反叛如不成功,其心理的发展就会一直未完成。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如他所是 而非如你所愿,知道孩子成长的规律,学会适当回撤控制权,就可以避免很多家庭战争,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