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共创式学习,让你成长速度10倍增】

小讨论:个人单打独斗式学习VS团队共创学习成长小组(分享、讨论、碰撞),哪种学习效果好?


传统学习模式是,独自一人阅读、听书、冥思苦想,传统的课堂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单向灌输,听的时候心潮澎湃,听完之后一片空白,生活依旧如常。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人生。”错的不是道理,而是听过的道理,听了也就过了,道理依然是别人的。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而不行非真知。”为了获得真知,促进行动,开始出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式课堂,而比翻转式课堂更好的学习方式是运用大头脑思维,成立学习小组,团队共创式联机学习。

熊彼特的研讨小组

1905年,一位在当时支持创业创新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参加了一个为期半年,只有六个人参加的研讨会,半年之后,这个研讨班产生了六位对未来有着重大影响的学者:

熊比特的学习小组

在每次研讨会上,大家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接受对方的挑战,这个研讨会给年轻的熊彼特提供了特别的思维训练,6年后,28岁他成为奥匈帝国最年轻的正教授。

橙梦的水滴成长研习小组

为期7个月的圆梦行动

从2013年起,橙梦开启了单打独斗式的学习之旅,强制要求自己一周至少读一本书,同时抓住一切机会,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等金融学院、中欧、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陆家嘴金融之家等各大高校和社会组织听讲座,申请并从和君商学院毕业,听完了樊登读书会APP中的上百本书,喜马拉雅里的上百本书,参加了头马国际演讲俱乐部的五六十场活动……这些学习旅程确实帮她开拓了思维和眼界。

但让自己穿越迷茫,获得10倍跃迁式成长的,却是在2017年1月8日,她发起并创办水滴成长工作坊,采用的就是团队共创学习法,尤其是2017年9月策划,11月开启的水滴圆梦行动,采用的恰巧是熊彼特式的5―6人学习小组,在这7个月中,学习小组探讨学习的书籍有:

7个月研习的书籍

通过这7个月的探讨学习, 5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成长和改变。

一位伙伴的圆梦行动收获总结

2018年3月,橙梦又同时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团队共创式“人生设计”小组,6个人,每周三晚上一起共创探讨人生设计,同样效果卓著。

团队共创“人生设计”

无论是熊彼特,还是橙梦的亲身经历,都验证了这种团队共创式学习小组对个人成长的实质意义。

你可以回想一下,有没有那么几个时刻,是三五个人,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就某个主题共同讨论学习,效果如何?

POA行动神器

为什么团队共创学习成长法是如此有效呢?马云亲自挑选的湖畔大学一期学员张宁说,每个人都知道行动力的重要,但怎样做才能迅速提升行动力呢?

从知道到做到,你只需要学会一件神器---POA!

“POA行动力”公式

P(Partner):伙伴和行动力成正比,人多力量大。

A(Acceleration):不是行动,是加速度,其公式来自牛顿第二力学定律。如果我步行去北京,怎么让我速度加快? ——高铁、飞机……团队共创可以让你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法,同时,也让你行动更持久。

O(Objective):共同的目标。

各项要素与行动力的关系:

伙伴:成正比关系;加速度:成正比关系;目标:与目标的分散度成反比关系。

“POA”可以这样解释水滴圆梦行动小组

P:5―6位水滴成长研习伙伴

A:各位大师写的书籍,以及伙伴们运用大头脑思维,团队共创的方法

O:穿越迷茫,实现人生跃迁式成长

其中,O=1,P=5,A大于等于无数大师的智慧,以及团队共创的智慧。

POA不仅是一个公式,更是一个循环。

POA循环

当三个元素循环加速起来,我们的行动力即被引爆!

之所以行动力不够,是因为你的行动力被三把锁(不想做,做不好,不会做)困住了。要激活行动力,就要用POA解冻自己。

总结起来,POA就是把真正的目标告诉小伙伴们,找到更多对此有共鸣的小伙伴,引发大家一起来共创模式、加速行动、加速迭代。

2017年9月,橙梦把圆梦行动系统化结构化学习成长的目标在朋友圈发布,并在后续工作坊实践中,筛选出对该目标有共鸣的4位伙伴,开启了为期7个月,每周六长达5个多小时的团队共创学习模式,实现研习小组每位伙伴的跃迁式成长。

团队共创学习小组

怎样创建学习小组,开启团队共创学习之旅?

曾经有人邀请橙梦分享学习小组创建经验,橙梦说“最佳答案就在你们心中”。

她让每个人回忆参加过或了解过的学习型小组,哪些好?好在哪,归纳概括出3点?哪些不好?不好在哪,归纳概括出3点?再把大家的意见归类合并同类项,提取关键词,怎样建立一个好的团队共创学习小组的答案就出来了。

1,基于共同的目标

圆梦行动小组的成立,不是为了聚会而聚会,每个人都是基于想要“实现人生跨越式成长”的目标,而每周六相聚在一起,用5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共创学习,我们互相支持,帮助彼此认识自我,确立人生使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投资理财、创新创业的方法。

2,两个披萨饼原则,确定你的学习成长小组团队成员

学习小组并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是学习小组,还是创业团队,根据帕金森定律(官僚主义病),大团队往往容易出现政治派系,沟通成本加大,效率低下。

圆梦行动小组成立的第一个月有15人,在组织沟通上消耗了橙梦大量的精力,同时由于人数较多,学习活动开展期间每个人发言时间受限,大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团队成员分化,形成几个阵营,很多人会把自己伪装起来,分享时会变得畏首畏尾。

于是到第二个月,橙梦从这15人中,选择了6个人(完成全部篇章的5人)组成了正式的圆梦行动学习小组,团队中的合作、沟通、协调就变得特别容易,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大家可以敞开心扉的交流生活、工作、心情、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省去了协调组织的时间”橙梦说:“我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小组学习材料的筛选、学习手册的编写、讨论流程的设计中。”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经有一个著名的“两个披萨理论”,他认为初创团队如果不能用两张披萨饼喂饱,那么人数就太多了,对于团队共创学习小组,道理相同。

但人数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只有2人,便构不成一个团队,因为总有一个人是讲话者,另一个人是倾听者,回答的责任就完全落在另个人身上,两个人无法提出足够多的想法,只有多人合作才能提出多样化的想法。

为了保证团队最大的活力,同时具有最大的创新性,团队人数就要控制在3-6人,这时点一个超大的披萨饼,恰好够分,这也是一大优点。

3,定期见面

圆梦行动小组每周六都在固定的地点,见面一次,这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除此之外,每天还会在微信群里互动,早起打卡、成功日记、运动健身打卡,交流生活、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等。

4,了解与被了解

圆梦行动小组每周的工作坊,会要求每位成员带美食来分享,工作坊的第一个环节是固定的,每个人谈谈过去一周真实的工作、生活、所见、所闻、所感。

如果某位伙伴出现了困难或困惑,则群策群力,彼此献计献策。这个环节,让我们参与到彼此的生活中,增加了学习小组的凝聚力。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还是得以放松身心的地方,所以每周六的学习活动变成了大家一周最期待的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概述 redis支持两种持久化方式,rdb和aof。rdb是数据库某一时刻的快照,aof是Append Onl...
    x1wan阅读 3,034评论 0 1
  •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将自己依附于另一个人之上,不要把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捆绑,自己想要的生活应该靠自己去争取。 ...
    Catherine_龙猫阅读 2,790评论 0 0
  • 潜意识的作用是巨大的,潜意识有时会决定我们的头脑,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情。 前两天公司内训,内训完之后给我布置了一...
    荣涵阅读 1,813评论 0 1
  • 我好慌,好焦虑。 看了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和邮箱,依旧没有面试通知。 2017 09 21
    wuli冰冰阅读 1,111评论 0 0
  • 时值国庆假期,大家开始了各自的旅行计划,这让我想起几次被问路的情景。 有几次走在街上,碰到游客颇有礼貌地询问,您好...
    史闪亮阅读 3,75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