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讲,我准备这么和学生讲:首先是让同学们读一遍文章,处理生字词,并且读通句子,然后让同学们说一说,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到中心句。再之后让同学们说一说围绕这句话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道题的目的是想要同学们学会围绕中心句我们可以从不同事物不同方面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将第二段作为重点讲解段落,还是先让同学们找第二段的中心句,看看围绕这句中心句写了哪些事物,这一段是怎样体现中心句的,这道题的目的还是想要同学们学会围绕中心句选取不同的事物来写。
周一开会的时候,校长说的内容让我想到了,我们在考招教时候学到的一个词: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我在看这节课的时候就重点关注了这个方面。我发现名师就是名师,人家的导入就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是对这个单元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的总结。我一般都是放在这个单元,课文讲解完之后总结时用的。而视频中的老师在讲到这节课的重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时,先让同学们读了交流平台的内容,让同学们对这个东西先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之后再结合文章进行讲解,这样的效果明显好于先讲文章再总结方法。
还有一点也是令我十分惊讶的,崔老师在讲到课文中围绕中心写了哪些事物时,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事物中哪些事物是你想不到的?”,同学们就能说出:“我没有想到作者可以从铁轨、山川、柏油路来写夏天的成长,作者选取的事物真巧妙啊!”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文章的选材贴切、构思巧妙上,而如果是我讲的话,就会把这两个问题割裂开,生硬的过渡,孩子们关于文章的选材以及构思上就没有明显的认知。
同时我发现,崔老师对于课文的研究非常深入。比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关注到的是事物的变化,从苞蕾到鲜花到小果实,从事物的变化来写夏天里生长的快。而崔老师不仅关注到了事物的变化,还关注到了时间的变化,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事物生长的极快。这就教会了同学们,我们在围绕中心意思选取材料的时候,不仅可以选不同的事物,还可以描写时间的变化。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现在才理解了这句话,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是一样的,作为老师,我们都能看出来一篇课文的重点在哪里,但是选取什么样的先行材料,让同学们更能理解文章的重点,才是最关键的。先导材料选的好,同学们才更能够理解重点,更容易突破重点。这节课的效果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