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想想这个题目还是挺荒谬的,为什么我突然间想写一篇关于偶然的文章呢?是源于我两次考研失败的经历。
怎么说自己呢?应该是属于那种比较粗线条的人,唯一的优点就是比较喜欢“坚持”,而我的坚持属于哪一种呢?没有方向,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坚持。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隔了一段时间,想起自己还有什么没做,走马观花地把事情捋一遍。
第一次考研,我告诉自己,上班太忙,考不上是情理之中,考上是意外,是偶然。英语真题做了一套,作文从没有背过,政治卖了肖秀荣的8套题,只做了第一套的选择题,当时政治试题发下来我就傻眼了,听别人说好几道大题都被押中了,其中更滑稽的是,第二套大题考了2道。综合试题发下来我才发现,题型变了,跟我平常练习的不一样,其中还考了一本书是我一个字都没看的。我这是考试的态度吗?考研大纲都不看,想当然的认为,就是辣么考的。
有了第一次惨败的经历,我就变聪明了,趁早下手,买了大纲里要求看的书,直到考试结束我发现我看了书的一半,英语真题火急火燎做了三套,各种的押作文题,走到考场上,发现脑袋左边是水,右边是面,全都是浆糊。成绩也就可想而知,综合试题发下来,考的真细,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对于我看一半书,不甚求解的人来说只能是写个大概。可考研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像我这种学习态度的人,会有奇迹发生在我身上吗?
成绩出来后,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能考上大学,说明我并不比别人差,那我为什么一直不成功呢?首先是我的态度,总想着会有万分之一的偶然事件会被我碰上;其次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太泛、太随意,也没有反馈;另外做任何事需要的是投入,那我考研需要我投入什么呢?毋庸置疑是时间,显然我的太少;最后我觉得是学习方法,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效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