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情绪
每个人每天都会发脾气,你真正了解过情绪吗?你认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控制的吗?情绪有悲伤、快乐、高兴、难过......它可以使你精神振奋,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情绪是能量与气在身体穿行,情绪的产生与我们的潜意识有关,是内在感受的外在表达。情绪是生命的一部分,对外部世界的解读错误导致负面情绪产生。
真正的恐惧是心怀恐惧依然有勇气前行
负面情绪产生时意识到情绪,接纳情绪,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资源指引我们方向,给我们力量
焦虑:指引我们前行,说明我们在某一方面出现不足
悲伤:从失去中寻找力量,回到当下,珍惜眼前的一切
嫉妒:把对方放在高位,自己放在地位,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去超越
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激情、恐惧,他就能胜过国。 ——约翰.米尔顿
2.记录情绪
情绪具有周期性,高潮期、临介期、低谷期。有两个方法记录情绪,第一个方法是画晴雨表,在听的同时我们不妨找一支笔一张纸来一起画,横轴写日期,纵轴写情绪指数(描写情绪的词语,悲伤,快乐,高兴,难过,愤怒,喜悦)根据你日常出现的情绪来选择词语,像我就认为喜悦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喜悦、开心三个词的程度是喜悦>快乐>高兴。晚上在情绪指数内打勾或标记,连续记录几周,将情绪指数连线,可以发展情绪周期。根据情绪不同周期来安排不同的事情,在情绪高潮期可安排效率高、较复杂、难度大的工作。临界期迅速调整状态,进行适当放松。低谷期安排效率低、简单易完成的工作,同时安慰自己。
第二个方法是写情绪日记,先写下
具体事件
1.情绪:
2.念头:情绪发生此刻想到了什么
3.应对模式:逃避、应对、装死、抱怨
4.情绪观照:感受在哪里
5.核心需求:为什么会发生情绪
6.面对策略:具体如何做
7.效果反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反思总结
3.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问题困扰我多年,我是个自卑的人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思绪常被别人的一句话拉走。在做情绪察觉后,我的家庭关系明显得到改善。
讲一个我的例子,我经常被母亲骂是笨蛋,从而内心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做事前想着怕被骂就不敢去做。某一天早晨我就被骂,因为前一天晚上忘记把玉米馒头放冰箱导致馒头馊了,我看到没有放,内心害怕做了又被骂,我就不去做,结果还是被骂。早上起床就被骂那种感受你是可以想象的,以前我会说你不能好好说吗?大清早就骂人,现在我会冷静,让她说吧,此刻我的内心是难过,同时我想到了确实是我没做对,而母亲为什么会骂我,是因为东西坏了,她要重新做早餐了。她的核心需求是从有做好的早餐到没有早餐之间有一种落差,产生了情绪。
解决情绪问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核心需求,在你生气时不妨想想你需要什么,是什么未得到满足而产生情绪,其次是放下期待,接纳情绪。
国王与宰相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他很喜欢出游,并且经常带着他宠爱的宰相。
有一天,他们出去打猎,国王打中了一头狮子,但狮子没有死,突然奋起袭击国王。在众侍卫的救护下,国王仅受了轻伤,断了个小拇指。国王很伤心, 但宰相却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很愤怒,把宰相关了起来。
一个月后,国王的伤好了,他又想出去玩了。这次,他准备自己一个人出去。他骑马来到 了国界附近的丛林中,舒怀地走在森林的小路上。
一群野人突然出现并抓住了国王。他们打算按照当地的风俗把国王当作祭祀供品呈给上天。 就在他们准备将把国王推上祭坛的时候,有人发现国王的小拇指是残缺的,而献给神的礼物怎么能有残缺呢?于是他们放了国王。
国王回到皇宫中,下令把宰相请了过来。他对宰相说“我今天才领略到‘一切都是 最好的安排’这句话的意义。不过,爱卿, 我因为小指断掉逃过一劫,你却因此受了一个月的牢狱之灾,这要怎么说呢?”宰相笑了笑,说“陛下,如果我不是在狱中, 依往日惯例,肯定要陪您出行,野人们发现您无法作为祭品的时候,他们就会拿我祭神了。臣还要谢谢陛下的救命之恩呢!”未来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目前的困难处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情绪发生的那一刻,冷静下来,知道自己有情绪了,允许情绪发生,及时用手机或笔记本记录情绪,反思为什么。
我经常在马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家人过马路,小孩子会在路边窜来窜去,家长用大声急促的语气对孩子说,给你说了过马路要慢,耳朵长,听不到吗?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可能并不明白后果,只能感受到他被骂了,路上这么多人,很尴尬,会做出相反的行为。此刻家长的需求是孩子的安全,未得到满足而要求孩子去做,把需求放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需求是被关心,但没有感受到,只感受到当下的哪一种情绪。
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放下期待,耐心沟通,觉察情绪,找到核心需求,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愿群内小伙伴们天天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