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國有一門學問曰金石學,瓦甓是其重要的研究對象。隨著數十年來古磚大量出土,對其銘文、畫像的研究漸漸熱鬧起來。龍紋是古磚畫像中的一大類,近來應友人之邀,留心收集相關資料,愈發覺得豐富多彩。今日賞拓,記起曾經題過幾品龍紋磚拓,印象最深的一品,恰是題以前幾日關注的《乾卦》古經。拓本題跋,雖應注重考釋文史,但若以相關詩文補白,也是有趣的。
舊題晉龍紋磚拓一品
此品龍紋,未知確切紀年,但從造磚工藝、畫像風格等方面,一般認為是晉磚。彼時欲以拓本裝幀成冊,因此傳拓之前,先將一平尺宣紙從中對折,磚紋拓於右側面居中,左半邊留白,以備書寫跋語。一日賞拓,愈覺此龍精美,題“晉龍文磚”四字,複於龍文之右寫上若干小字:
龍文乃古磚畫像之最常見者,此品龍文鱗爪飛揚,首尾呼應,且麟甲清晰,是吾所見最精者也。
題端,汪六吉龜紋紙紋理清晰
飛龍在天
寫好玩味一番,又覺手癢難耐,記起《乾卦》“飛龍在天”等語,便隨手全文抄錄於拓本左側,然後略跋數語:“《周易·乾卦》以龍喻其德,言天行剛健、自強不息之理,向為世人所重。今錄之,以補晉世龍文磚拓之左。戊戌處暑次日,劍輝於京中永定門外。”
《周易·乾卦》
年款寫明,這是前年秋天的事。寫時不甚滿意,等托平之後,倒覺得有幾分雅致。過幾日返鄉,順手發朋友圈分享一下,可巧友人看中,收藏了去,換來一張機票。這幅小品,便以圖片的形式留在我的手機裏。手頭雖有同樣的拓片,卻也一直不願再原模原樣地重題一遍。惟願下次再題,能有別樣的效果。
未托之貌,可見裝裱之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