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只要退休了,领到养老金了,就能过上舒服的好日子了。
人,只要退休了,真的就能过上好日子吗?一句话就能概括,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真相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看到过一些老人,退休了,领了几个月退休金,人就没了,走的特别快;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老者,卧病在床,退休金再高也毫无意义。
在以往,生活对于老年人,那是比较温柔的,至少不会让他们遇到什么问题。随着自然的发展,生活对于老年人,貌似愈发不友好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四个字,成为了现实。不少老年人,就在“物竞天择”的现实当中,被淘汰了。
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生活会对老人不太友好,同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顺利过关,甚至熬到最后,善始善终呢?
一切,都是要看先兆的。退休前出现了这些先兆,暗示了晚年不顺。
一、身体的基础病特别多,来往医院的频次特别高。
人,辛劳了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患上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原本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可是,如果再加上外部的冲击,就说不准了。
为什么我们常说要“劳逸结合”呢?就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基础病。生活,永远都不会出现“双福临门”,但一定会出现“祸不单行”。
村头的老陈,退休之前,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只是,他不在乎。在他看来,只要他熬过了49岁,或者熬过了55岁,那就万事无忧了。
后来,老陈领了几个月的养老金,就走了,让孩子们悲叹万分。为什么老陈熬过了49岁和55岁,依旧做不到万事无忧呢?
在49岁或者55岁,身体就不太好了,难道能指望60岁后,身体会越来越好吗?一切,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在今时今日,要好好保重身体了。钱财再多,养老金再高,也比不上生活平顺。
二、孩子的问题,成为了家庭矛盾的根源。
人老了,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个人,我们的孩子。
孩子,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说,他们需要为父母养老。当初,无数人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儿防老”,希望年老之时有孩子可以照顾父母罢了。
这所谓的“养儿防老”,真的就靠得住吗?终究是靠不住的。当孩子连自己,或者连家庭都养不活的时候,他们又怎么可能养活父母呢?
当下,“啃老”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年轻人眼中,父母就是一棵摇钱树,也是自己可以依靠的对象。
不然,为什么父母需要掏空钱财,帮助孩子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呢?为什么父母需要出钱出力,成为孩子的免费保姆呢?
养儿防老,早已成为了养儿啃老。一旦孩子有了啃老的习惯,自己的工资养不活家庭,那父母的养老金再高,也于事无补,家庭的矛盾,将频频出现。
三、跟老伴的关系不好,那是晚年悲剧的开始。
既然说孩子靠不住,那老年人又能依靠谁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老伴。
依靠自己,那是最后的选择。而能够跟老伴携手同行,则是老天赋予人最大的福报。夫妻,本是同林鸟,应该同甘共苦,而不该大难临头各自飞。
在大城市当中,有不少的退休夫妻,过了六十来岁,就一起回老家生活了。远离了大城市,过回简单且安静的小日子。
不少人都疑惑,为什么不在大城市生活,在大城市养老呢?难道说,老家就真的有那么好吗?
其实,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我们也没必要烦扰他们。更何况,跟老伴回老家过点“二人世界”,也许晚年的幸福感会特别高。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儿女不孝,而是跟老伴的关系不好,或者老伴提前离我们而去,留下我们自己孤独终老。
四、退休前就心态不好,晚年会比较糟。
生活,过的不仅是物质钱财,还是个人的好心态。心态好,一切皆好。心态不好,一切都会往不幸的方向发展。
抑郁症有一条曲线,年轻的时候,处于波峰。到了中年,又逐渐平缓了下来。等到了晚年,这条曲线会稍微上升。
老年人,为什么还会跟抑郁症沾边呢?退休前后,人之心态都不太好,越活越执着,越活越偏激,陷于一个消极的自我天地当中,走不出来。
生活越是困难,我们越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少,谁也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到来,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
一念宽心,万事如意;一念偏执,万念寂灭。晚年,拼的不仅是物质,还是心态。
做个好心态的人,间接调养好身体,也许未来的人生,会繁花似锦。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