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特别好,连自己都未曾为余生考虑,又怎么可能指望别人的关心呢?
无论到了多少岁,多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积谷防饥,未雨绸缪,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险。特别是晚年的危机,对于无数人而言,就是一场劫难。
谈到晚年的生活,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规划未来,而是安慰自己,只要退休之后能够领到养老金,有一点钱过日子,那就生活无忧了。
像这种观念,不能说错,但一定不是正确的。有些人的养老金比较高,自然可以过得好一点。而那些养老金比较少的人,还秉持这种观念,晚年不就越过越惨了吗?
人老了,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这是一回事。而如何处理好身边的琐事,如何活得更有质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更何况,并不是每个人的养老金,都够他每个月的花销。这就注定了,有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另谋出路,无法顺利地过上安享天伦之乐的好日子。否则,年老还外出打工的老人,就不会越来越多。
过了60岁,该把握好这些底牌了。如此,晚年才能安稳。
一、及时跟儿女和老伴搞好关系。
人老了,到底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比较好呢,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比较好呢?
肯定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比较好。有儿女在身边照顾我们,老伴也不离不弃,那生活就越过越幸福了。
只不过,在今时今日,有一部分老人跟家人的关系处不好,要么跟子女闹矛盾,要么跟老伴分开住,势成水火。
一家人,本就有着无法摆脱的血缘关系,为什么还会越处越差呢?关键在于,有些老人倚老卖老,性情孤僻,不懂得与家人搞好关系。
儿女一看到父母倚老卖老,那他们就会远离父母;老伴一看到枕边人性情孤僻,那他们就会远离身边人,选择分开住,减少往来。
人过六十,尽量改变这种倚老卖老的习惯,同时少钻牛角尖,晚年的生活质量会立马改变。
二、依旧要跟上时代,不与社会脱节。
有一些老人家,过了60岁,还返聘到原单位工作,或者找到别的事业。他们的心态会越来越好,头脑也会越来越灵光。
一般来说,人老了,头脑都会迟缓,观念也逐渐固化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呢?
因为他们坚持学习,坚持读书看报,逐渐消除自己的偏执之心。
年轻的时候,人们要多读书,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不至于在职场中落败。而到了中晚年,很多人会摒弃读书看报的观念,觉得自己历经半生,什么都懂了,不需要再读书了。
老年人读书,不是为了增强竞争力,而是为了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能跟身边人搭得上嘴,不至于一问三不知,啥都不懂。
做个不与时代脱节的老人,会让晚年的日子,发生质的改变。
三、多锻炼,保健康,少去医院。
有诗云:“历经世间多少事,方知平安值千金。”
人,经历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今时今日,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的人,就已经是生活的赢家了。
有些家庭本来有几十万存款,日子过得比较滋润。不幸的是,家中的老人生大病了,需要做大手术了,这几十万存款也许就没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随随便便一个大病,就能让一家人二三十年的努力,化为灰烬。
所谓“贫穷和富贵之间,只隔着一张病床的距离”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一定的年纪,多锻炼,保重身体,哪怕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儿女和家庭的负担。
四、修心养性,低欲望而活。
人过六十,到底要过什么样的日子比较合适呢?究竟是富贵的日子比较好呢,还是低欲望的日子比较好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过点低欲望的日子比较好。内心没啥滔天的欲望,也不会有太多无所谓的追求。那我们的心,会逐渐安宁下来。
现代人,就是因为欲望太多,不是今天想发大财,就是希望明天一夜暴富,所以他们再怎么衣食无忧,也不会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也许,幸福,并不完全跟钱财名利有关,还跟其他的因素有关。
比如说,保持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心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尽量让自己活得低欲望一点,那你无论遭遇到了什么事儿,都能静守本心,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人到晚年,是时候要“修心养性”了。把心修好,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其余的事儿,就不要过分纠结了,平平淡淡过好往后余生,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