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今天还是上网课
第一节课
现代汉语语法
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什么,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也就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由字和词组成的最小语素单位如何组成短语,如何组成词,如何组成句子?如何组成复杂的句子?这就是语法要研究的内容。
在语言里,词和词的组合是很讲究排列和搭配的。
各种语言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副词、形容词等等的搭配。
词和词之间的搭配,它有一定的规则,如:
“很喜欢”不能说成“很心情”,“很突然”不能说成“很忽然”。
语法分为两类:
研究语法和使用语法。
为什么要研究语法?
因为它是有规则的,但这种规则还是向不断的向前发展的。
语法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有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等等;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有共同语语法和方言语法;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专家语法)。
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语法,一定是有抽象性的,抽象性是什么意思?
是在很多我们语言交流中把它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概念,就像一个数学公式,如:
甲+乙=丙,丙-乙=甲。
它通过句子的一个规定模式,慢慢转向为语法规定的语言法则。如:
“把”字句中“甲把乙怎么样”,就是从千千万万个“把”字句中抽象出来的,它不仅包括了“你把她请来”,“小莉把桌子擦干净了”,而且包括了所有已经造出和将要造出的“把”字句。
运用句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总是个别,研究句子的时候我们要从个别中看到一般,如从一个个具体“把”字句中看到整个“把”字句的结构规则。
抽象的语法概念是因为我们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时候,发现了语言应该有规律可循,就这种规律,不光是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能够有规律,而汉语也一定会有规律,有相对的规律。
2、民族性
就是语言的民族性,民族的区域性,比如我们汉语就有我们汉语的民族性,日语就有日语的民族性,印度语有印度语的民族性,语言是有地域性和种族性的。
汉语民族的语言语法,它是经古今文化之间的衔接和传递发展过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自身的特点,跟英语的那种时态,是不一样的。
3、递归性和体系性
就是它传递归属感和体系感。
递归性,是说这个词语,在组合的过程中,语法的法则规格是多次出现的,就是在一个一个短语里,有一些概念和规律可以反复出现的,它没有硬性的规定,比如主宾成分,就只能出一次。
体系性,有一条规则与别的语言不同,就会在一系列不同的关联中,有所规定,同时发生规则的变化,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种因素在里面,所以传递性和递归性,是语法特别的归属。
4、稳固性
语法,当然还是有稳定性的,因为语法要传承,要教育,那它当然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如果一点都不稳定,那怎么去学习?怎么去严格,怎么去发声?
语法单位和句子分类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句子分类
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1,带有陈述语气的句调的,是陈述句;
2;带有疑问语气的句调的是疑问句;
3;带有祈使语气的句调的是祈使句;
4;带有感叹语气的句调的是感叹句。
例如:
1)他身体好得很。(陈述句)
2)今天星期六吗?(疑问句)
3)咱们快走吧。(祈使句)
4)这棵树多高哇!(感叹句)
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类型叫句型。
首先分出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带上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单句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根据谓语的词性,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如例2)、动词谓语句(3)、形容词渭语句(4)、主谓谓语句(1)。
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的,就叫复句。如:
1)因为天气还冷,所以柳树还没有长叶子。
2)他诊过脉,在脸上端详了一回,又翻开衣服,看了胸部,便从从容容地告辞。
句 型
1、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它可以分成以下的几类:
1、1,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1、2、动词谓语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
常见形式是动词后面还有宾语、补语或动态助词,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现,就是说,谓语动词对它后面的成分有一定的依存性。
动词做谓语来表达,一般都有动作和形象特点的。如:
1)西斜的阳光||照着整条街道。 (动+宾)
2)肩膀||磨破了。 (动+补)
3)长江三峡||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动+补+宾)
4)我们||以前讨论过。 (状十动)
5)他||只答应了一声。 (状十动+补)
6)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状+动+补+宾)
句子成分,它是比较多,比较复杂的。我们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平时写东西没有理性的认识,这是不够的。所有东西都要有理性的认识,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别人改我们的文章时会发现文章里有的句子,有的词的组合,是不对的,不符合语法,不符合词组关系。所以说我们要从理性上去了解掌握这些知识。
(待续篇:第二节课 讲解作品
秦牧的散文《缺陷者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