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自己真是黑眼圈越来越重了,不自觉地就会熬夜到十二点多才睡觉;为了拯救自己的颜值、更是为了拯救我可怜的大脑不再变锈,我总希望自己能养成早睡的习惯。
方才摸鱼时,不小心刷到B站首页推荐的一个宝藏视频。
以下做一个笔记整理,以便自己时常温故知新,也正好可以与网友们共同分享。
引子: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早起的瞬间是最难的,但或许并非如此。早起最重要的是需要有目的,为什么要早起,如何度过早起后的时间。
有时候我们因为要参加考试、要和朋友赶早上的高铁去玩等等可以无痛早起,当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早起,确实很难。
那么其实这边就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早起理由: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能够从容、有控制感,走在生活的前面,有一些安静的时间专注在自己身上。
我们可以抽时间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平时摸鱼躺平很舒服,刷手机很开心,但长此以往,留给生活的只会有空虚和无奈。长期的幸福和满足感,来自于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目标和意义感追寻。
因此,确定早起后做啥有以下步骤:
1.明确目标。把希望达成的目标一项项写下来,越具体越好(此处可以参考《富爸爸穷爸爸》的梦想相册);目标可视化,找一些图片做个电子相册/直接打印成实体相片做成一个愿景板,放在经常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2.把长期目标分解为日常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找到达成目标而要做的“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可以有普适性的目标(如读书、锻炼),也可以是个性化目标(如考雅思、考公),不同目标每天要做的事儿差异还是蛮大的;
做好分解的工作,比如要如何安排每天学习雅思的学习任务?
以上这么操作,看起来很完美了,但绝大多数人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因为,自律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仅靠意志力来做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往往不可持续。那么,可持续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就是我们熟知的:养成习惯。
视频里的up说,培养习惯的秘诀就是早起的秘诀;我甚至忽然想,培养习惯的秘诀也是告别迟到-做个守时者的秘诀。这是个通用的底层逻辑。
我们其实很清楚,坏习惯远比好习惯要容易养成……原因在于二者奖赏的不同和获得奖赏的难易程度有区别。很多坏习惯立马就能够得到奖赏,譬如睡懒觉-很舒服;刷手机-很快乐;买奶茶喝-很方便。而譬如健身的好习惯,奖赏则来得比较慢,得开始锻炼几分钟才可能开始觉得舒服。其中的机制可以用“多巴胺、内啡肽”相关理论解释。人类在基因里就很容易被能够产生多巴胺的活动吸引(停不下的刷手机、冬天离不开的温暖被窝……)。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热爱健身的大佬,他们不锻炼就浑身难受,每天保持锻炼习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而其中的缘由,其实是他们经过多次重复,慢慢对健身上瘾了,他们享受到了健身带来的好处——健康的身体,灵活的大脑,漂亮的身材。他们反而害怕不锻炼的后果。
实现无痛自律,做难而重要的事情,最先开始需要克服最大的初始阻力,然后不断重复。
如何更开心地重复做难事儿,进而培养好习惯?利用多巴胺这一把“双刃剑”是关键。
早起后可以利用好自己的五感,做一点能够立刻得到反馈的让自己开心的事情。UP个人的方法是去做一些有一点未知、不确定的事儿(比如咖啡的拉花、爬山、冲浪、看日出);还可以是香薰(嗅觉)、吃好吃的(味觉)等等,只要能够让自己立刻舒服的小行动,都可以成为早起后能做的事情。
习惯的形成会带来涟漪效应,利用这个小事儿把它和其他重要的事儿绑定在一起,就可以养成一系列好习惯。
【具体tips】如何更好地早起?
1.当天就计划好晚上几点回家,回家后做什么(给家人打电话、洗衣服等等),规划好,几点睡觉,明天早上计划做什么、穿什么衣服等等,一切都规划好;(第二天大脑就不用再做决策,不会浪费本就有限的意志力)
2.起床后第一件事,去喝温开水;
3.手机不能稍后再响,放得离自己远一点(如客厅);
4.一切结束后,直接冲去做自己准备要做的事情(瑜伽、冥想、日记、运动等等都可以),不要刷手机;
5.早睡比早起难,可以先早起,然后白天保持正常的节奏,晚上自然就比较早困了,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调整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