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倪焕之》(七)完结

金佩璋此时此刻重新燃烧起来的“往外面飞翔”的热情,能否付诸行动,能否持久,能飞多高、多远,还要靠她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像金佩璋这样的人,真正走向革命的道路,将要比倪焕之还要艰难得多。

首先是她年轻,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其次,是她的处境,逼迫她不得不“独立自存”。

小说中的王乐山,是做为革命者的正面形象描写的。他思想敏锐、性格爽朗、生气勃勃,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出身于“家里开着酱园,还有一些田,很过得去”的家庭。

与倪焕之在中学同学时期,他是个体育能手,不爱做功课,很会与厨房或教员捣乱。但在校的末一年忽然一变,体育运动不大参加了,捣乱也停了手,热心地谈起排满复汉的秘密书刊了。

从此,因与倪焕之的志趣相接近,他俩成了要好的朋友。和倪焕之分别数年后,王乐山已经成为一个老练的、坚定的革命者。

正当倪焕之在教育改革失败后,对前途感到渺茫、异常苦闷的时候,王乐山到来,使得倪焕之又唤起了他那奔放的热焙,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倪焕之生命的短暂,其光辉的岁月,在当时的五四运动之中不仅仅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析思想历程的反映,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道路的极大反映。

叶圣陶对倪焕之这一理想化人物的创造,是对中国封建作品的极大反思,是对新作品新革命的提倡,是对作品救国的呼喊,是对民族繁荣富强的渴望。

完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真正的“死胡同”是“教育救国”,这已被“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
    鸿蒙沐阳阅读 289评论 0 4
  • 倪焕之在无情地解剖自已,反省自己,否定自己。勇于否定自己,不正是觉醒的表现,进步的表现吗? 同时,对革命的前途又寄...
    鸿蒙沐阳阅读 271评论 0 1
  • 再看看倪焕之的的同志和妻子金佩璋。她既不同于蒋冰如,也有别于倪焕之。她是个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女青...
    鸿蒙沐阳阅读 271评论 0 4
  • 倪焕之与蒋冰如可谓志同道合: 在政治上,他们都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不满,反対袁世凯恢复帝制,渴望中国强盛起来。 都认为...
    鸿蒙沐阳阅读 443评论 0 1
  • 倪焕之叶圣陶 著 一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
    我也努力努力再努力xp阅读 3,5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