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潮习者
高尔夫大叔最近成为了新的网红,1月26日百度搜索指数排名第一。很佩服媒体总能够通过莫名其妙的手段,莫名其妙地捧红很多莫名其妙的人,不过我们都清楚,他们只能是昙花一现,不久后便会销声匿迹。
读完高尔夫大叔的故事,第一感觉就是大叔最后一句“今年五一,我一定回家”是媒体杜撰的,因为大团圆的结局才符合读者的口味。这个故事并不暖心,通篇都充满着遗憾,这些遗憾是由于两代人之间缺失的教育造就的,而高尔夫大叔用他所经历的这些教训,去教育他的孩子。
农村父母教育的形式化,造就了有“性格”的高尔夫大叔
高尔夫大叔说,父母与他的对话都是有固定模式的。父亲会劝他少抽烟,要爱惜身体。母亲每年都会问今年挣了多少钱,顺便嫌弃一下大叔挣得少。大叔自己也说,北漂这么久,很少跟父母聊聊关于北京的生活。
大叔赌气回京之后,在亲戚不停地劝说下决定与父母和解,他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做了一年来与母亲之间最长的交流,寻常问候,吃饭添衣,时长两分钟。
看到这里,我深深地感觉到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流于形式的家庭教育,可能会慢慢疏远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我真的无法想象如何用“固定模式”来跟父母交谈,也无法明白一位只觉得赚钱少的母亲对儿子曾有着怎样的期待。
父亲劝他少吸烟不如买个电子烟来得实在,母亲嫌他赚钱少不如寄点钱给他实在,我理解的父母的爱应该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的,也不分我们是否成年是否成家。因为做了父母,那就永远都是父母。
大叔说他与父母不知道说些什么,也觉得没有必要。他与母亲一年来最长的通话时长是2分钟,2分钟里也是用“固定模式”在寒暄,真的不敢想象母亲在他心里的地位究竟如何。反思一下我们自己,虽然不至于这么极端,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教过孩子如何跟我们交流么?
高尔夫大叔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剥夺了他对未来的渴望
故事里的高尔夫大叔,没有明确地想过要升职加薪,没有存钱理财的意识,没有与人交往的意识,甚至也没有打扮自己的意识。虽然是个丈夫也是个父亲,但是他并没有太多家庭的观念,给孩子买的高尔夫球杆和吉他也只是为了让孩子见见世面。
他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人,这从侧面衬托出了他“返乡4天赌气回京”的性格。大叔今年38岁,从初二辍学算起,他已经漂泊了20年。打过零工,做过园林养护员,现在是环卫工人,月薪3000元,在北京。
他每个月有300元的饭补,但他很少吃食堂,原因是“骑自行车到食堂,要十分钟,到山西面馆只要五分钟,我的时间很宝贵。”所以他总吃面馆,跟一个老乡,两个人一顿喝四瓶啤酒,一天得喝两顿;抽10元一包的烟,两天得抽一包。
他是个矛盾体,没有理财观念也存不住钱,除了150元买来的迷彩服,其他衣服都是业主送的,这说明他对面子看的不是那么重。但是他买200多元的返程车票时却是一点也不含糊,加上他给儿子买的高尔夫球杆和吉他,说明他也是很在乎面子的。
种种的因素合在一起,造就了高尔夫大叔。他现在的生活就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好像他也只适合现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没有给自己设计未来的路,他不懂如何自己教育自己,也因此剥夺了自己对未来的渴望。
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高尔夫大叔用新的形式化捆绑了对孩子的希望
来北京的第一年,大叔给自己的孩子买了把吉他。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可能他也不想知道,只希望自己带来的城里的东西,能让自己的孩子“见见世面”。
大叔另一个给儿子的礼物是高尔夫球杆,他觉得高尔夫这项运动新鲜而且高端,让没有接触过高尔夫的在农村的儿子学一学,就可以跟北京人一样。
这就是大叔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跟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辙,都让教育流于形式化。我在文章《许同学,跳楼不是应对作弊被抓的最好方式》中写道,“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其实是在于我们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而不是其他。”
没有关怀的教育如同监狱,没有引导的教育仿佛地牢。大叔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强加到了儿子身上,同时用城里孩子的玩具作为外壳,不断进行着掩护。从始至终,没有与孩子和妻子有过沟通,就像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一个样。
看完高尔夫大叔的故事,没有像媒体一样觉得这是一个“暖心的返乡故事”,我倒觉得这更是一家三代人由于缺乏对教育的认知而导致的悲剧。
结语:真心希望高尔夫大叔今年五一如其所说能够回家看看。但如果他过年都没再回去,五一的事谁又说的好呢?
-END-
推荐教育类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