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正,读书笔记才正。
读书不能"书呆子”。读得多,记得多,只是拿来填充脑子了。进出了出不来,不知变通、不会应用。
写读书笔记,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更要懂得实践。
读书不能“知道分子”。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聊天谈资很多,但聊得稍微深一点,就露馅了。
写读书笔记,重在掌握系统知识。
写真正的读书笔记是道与术的统一。
一、内化入心,外化于行
金克木老先生提倡“三读”,“读书”、“读物”、“读人”,这三者方法相通,都是重要的读书学习途径。
也可以说,读书,也是读人,读物,读生活。
除了读书,我们还在生活中去学习,跟人打交道就要“读人”,使用器物时就要“读物”,处处留心皆是学问。
著名影评人卫西谛老师信奉一句话叫:“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出了本书也是以此为名。他在书里写道:
我近二十年的时间,都在电影写作中度过。评论电影的优劣,分析导演的技法,谈论其中的立场和思想。最终我发现,自己最愿意谈论的仍然是电影中所呈现的爱和生活。电影只是理解爱和生活的一个通道,就像有人通过音乐、有人通过文学、也有人通过其它艺术形式。电影让我们的视线不必受限于当下,但是真正教会我们生活仍然是生活本身。
电影是理解生活的一个通道,书本也是理解生活的一个通道,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
“读书”和“读生活”的区别是,书往往告诉我们的是确定的、现成的知识,答案在哪里,不断去寻找去看懂这些答案就可以了。而生活本身是一场历险,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我们只能自己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去寻觅。
了解到的知识,存储在头脑中不是到达终点,在生活中践行才是。
知识光存储在脑子里是没用的,要能时时投射出来,照见现实。于是我们才能增强对现实的理解,提升行动的能力。
要借助“问题”或者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来提高信息的转化率,并在阅读后做总结和应用思考,才能算得上有效吸收了知识营养。
在学习、生活、现实、行动之间,不需要有边界。
读书笔记源于书本,又重新叙事书本,把学术的历练跟生活的洞见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表达出来的思想才可能给自己不断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比如我们会有"不懂书中意”、“已是书中人”的感受。
写读书笔记使读书的效益得到转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入心入脑,形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思考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写读书笔记是思考的一种。写读书笔记也是生活的一种方式。
所以真正读书笔记,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把书本知识搬运到笔记上,头脑中。它本身是一场冒险,闯入智慧与情绪的精华中,像一个研究者,一个探险者,一个逐梦者。
写真正的读书笔记还是需要一点“灵气”的。读书笔记不是呆板的,是灵活的,透着一股灵动。将读书与读书之外的人生融汇,落地。有生活细致的观察,有工作的积累和思考。写作者的“灵气”体现在他是如何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何品读经典里的故事,如何将不同的知识连结,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和具象的现实勾连。
二、化,从书外看书里,由书里看书外
化之道不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想像。化之道,以真作为根基,在实和虚之间搭一个梯子,连结两者。
“书外”是真实的、我们日常所见的事物。“书里”有模因,规律,经验,智慧,是悬于真实之上的构想,是头顶上奔腾的草原。
如果读书者不懂得化之道,读什么就是什么,写什么就是什么,学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一个东西只认得这个东西本身,没用去想它还可以是什么,那无论他多么努力,所能学到的只是非常有限的一点点东西。
一滴墨滴到一杯清水中,便会弥漫开来,影响整一杯水,如果一则知识进入头脑之中,没有像一滴墨一样产生类似的效果,那么它便是毫无用处的鸡肋知识了。
道在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日常事物做功课,在平凡的东西之上挖掘出了不平凡的生趣,这也是化之道。如同禅修: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同理,读书时读书,写笔记是写笔记。
越是日常的事物,我们对它的观看方式越是僵固式的,比如胶水只能用来粘东西,筷子只能用来吃饭,笔只能用来写字,肥皂只能用来清洁。这些想法如此根深蒂固、不可更改。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头脑中其实是“灰”的,因为太普通,不会被关注,不会被“点亮”。
我们所理解的某件日常事物,只不过是这件事物全部可能性的一种。是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太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构筑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同样一件东西放在面前,比别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或者解决某个问题的路径。需要你在书里与书外之间自如穿梭。
大周期内,写读书笔记,用新的视角观察生活,贴近生活,与生活相拥,你领悟到了书中的精髓,你体悟到书外的世界,所写的便融入了独特的个人气息,只属于你自己。
三、连,由此及彼,万物互联
汀克·哈特菲尔德是传奇的鞋类设计师。在汀克为耐克公司设计的众多款式球鞋中,有一款最具标志性的产品,也就是1987年推出的 Nike Air Max 1,这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可视气垫球鞋。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轰动,也从此开启了非常成功的 Air Max 系列。
这个在当时看来异想天开的发明源自于他“由此及彼”的学习之道。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是一幢极具现代感的建筑,骨架矗立于外,人们在远处就能看到一排排的钢管,而在这金属外壳之下包裹的是大幅面的透明玻璃,内部陈设一览无余,令人惊叹。很多人觉得面目丑陋,更多的人为它着迷。
学过建筑设计的汀克原本设计的气垫鞋,是把气体包裹在鞋内,以达到减震的目的,这种技术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可是消费者怎么能明显地感知到这一新技术呢?
要是能让消费者看到气垫就好了,就像游客能一览无余蓬皮杜中心一样。
开窗设计在1987年绝对属于“胆大妄为”,让球鞋的气垫可视化,需要灵感以及勇气。
如果说用元知识模因模型,反观生活和自己,是一种从日常和惯性中感受到的“醍醐灌顶”,那么“由此及彼”的联系,就是把两股远处的知与行的灵光相互连接。
汀克洞察到蓬皮杜中心的结构是“内部构造的外显化”,于是把这个结构迁移到了球鞋的设计中,让气垫这个内部构造也变得外显化。
用一种抽象的眼光去看待你眼前的事物,而不要执迷于表面。
四、简,书有大道,大道至简
现实世界是如此的复杂,但是在这复杂的背后一定有简单的规律在决定着世界的运转。正如天体的运行可以用物理学规律来解释一下,人类社会的运作,也一定有相应的规律可以解释,只不过人类对规律的探索一直在路上,而远没有完成。
有限大于无限。
美可能也有标准,真与善呢?
多依奇在《无穷的开始》里提出一种猜想,美可能是有标准的。世上存在某些客观的美,只不过美的标准到是什么,我们还说不请出。
这是因为,那些最美好的事物往往给人相同的一种感觉,那就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美好的艺术作品就像是“好解释”,一旦提出,就很难改变。在发生新的认知跃迁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它会给你一种天经地义、绝对正确、没有其他可能的感觉。
多依奇在书里写道:
“‘只要换掉一个音符,就会削弱曲子的美感。要是换掉其中的一段,整个乐曲结构就坍塌了。’这是1979年彼得·谢弗的戏剧《上帝的宠儿》中对莫扎特音乐的描述。这让人想起本书开篇惠勒谈到期待中的基础物理学统一理论时所说的:‘一种理念,如此简单,如此美丽,以至于当我们……领悟它时,全都会互相说,哪里还会有其他可能呢?’”
“谢弗和惠勒描述的是同一种属性:很难在保持效用的同时发生改变。在第一种情况下它是审美上的好音乐的属性,第二种情况下是科学上的好解释的属性。而且惠勒在谈到科学理论难于改变的同时,还谈到它是美丽的。”
“如果美确实是客观的,那么一个新的艺术作品就像一条新发现的自然规律或数学定理,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些不可削减的新东西。”
换句话说,也许我们热爱大卫林奇、热爱王小波与我们热爱爱因斯坦的原因是一样的。虽然他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其实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为这个世界添加了一些不可削减的新东西”,他们的作品都是一种难以改变的好解释。
美可能也有标准,真与善呢?
两件事物若都停留在表面去看,你很难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因为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不同。但是如果你能深入进去,去洞察它们的结构,也许就能发现相似之处。因为外在的表现总是千变万化,而内部结构的形态是有限的。就像世界上没用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但是人脸的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
五、用,以简御繁,平衡之道
建筑设计实践中,有一些常见的困扰。比如说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且建筑是要跟人打交道的,而人又是多样和多变的。如何才能真正地驾驭这样的系统。
建筑和人都是复杂的,但两者之间的互动也许就遵循着一两条关键的行动法则,只要掌握了这些法则,就能做出充分的判断。
贵在用。
规律一定是简单的,而实际的情境是多变和复杂的。一手是简单的规律,一手是对具体情境的充分了解,两者结合,就能做出合理的设计。这就是以简御繁之道。
要学会洞察规律,找到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那不变的法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正典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尤为重要,通过自己的眼睛、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解析转化,去体悟发现,更加重要。
当经典指引,融入到自己的思考探寻发现规律的旅程之中,才令人印象深刻,也容易应用于实际。而单纯从书本上得来的规律,更多的时候被当作知识点来记忆了,往往与周遭现实是脱离的。
你的姿态应该是雄心勃勃的。所谓的读书笔记,其实并不是书本告诉了你什么,然后去记录下来,而是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在你看到的东西背后又看到了什么,乃至更进一层,又又看到了什么,把他们都记下来。不断充实,更正,完善。
这才是一种真正富于智慧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