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燥”气当令,补养肺阴为先
仲秋“燥”气当令,补养肺阴为先农历八月的仲秋,白露过后,雨水渐少,气温降低,昼热夜凉。中医认为“热生湿,寒生燥”。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燥”气当令。燥气内应于肺,故燥邪盛时,最易损伤肺脏,而出现肺部疾患。
所以,仲秋阶段应特别重视肺部的养生保健。在日常起居上要“早卧避风寒,早起领秋爽”,心情上要“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肺气在秋季得以平和,使肺的呼吸功能保持正常,这是秋天的养肺之道。
1、食疗养肺
秋季食疗应注意燥易伤阴的特点,通过调节饮食,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的作用。古人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说法,所以饮食上在避免或减少食辛辣燥热之物的同时,不要饮冷贪凉。养肺饮食应多吃玉米、黄豆、冬瓜、番茄、莲藕、甘薯、贝类、海参、梨等。并按个人体质,以及胃肠情况酌情酌量选食。
2、常笑宣肺
笑,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增大肺活量、伸展胸肌、有益于体内脏腑器官的健康,还能消除疲劳,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缓解烦闷的心情,宣发肺气,因此,秋季经常笑一笑,对肺脏特别有益。
3、锻炼呼吸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养肺还应注意呼吸功能的锻炼,适当做一些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的呼吸运动,以强健肺气,增加肺脏抵御外邪侵害的能力。
4、补水润肺阴
水是补养阴液最好的物质,秋季养肺最简便的饮食方法就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大量丢失,因此,在秋季要积极补充水分,每日的饮水量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出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湿润,多饮水还能冲刷咽部,使呼吸道的有害微生物得到抑制,以预防疾病。
中医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应经常沐浴,这对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血气相通、保养肺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5、常按养肺穴
秋季养肺可以常按几个养肺穴:列缺、太溪和鱼际。列缺、鱼际均为肺经穴位,太溪是肾经穴,中医讲金水相生,通过按摩太溪可以补肾阴,调节肺的津液,防止燥邪伤肺。
(1)列缺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之下腕关肺经上即是。
(2)太溪取穴:内踝尖与跟腱中点凹陷处。
(3)鱼际取穴:大拇指第三指骨掌面中点。
除秋燥不可忽视除秋湿
进入初秋,阳气肃杀,阴气渐盛,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很大,经常会感觉到口鼻发干,皮肤干燥。因此,多数人养生都会注意防秋燥,而此时防秋湿同样重要。
秋主收敛,其气清肃,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景象,气候干燥,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
在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自然特性中,自大暑至白露,是阳热下降,余热尚存,困湿熏蒸,雨湿较盛的节气。而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白露是秋季中期的节气,此时正值湿土司权,则湿邪容易伤人犯病,所以说“秋伤于湿”。
在季节及自然特性上已具备了“秋湿”的特殊条件,因此,在临床上,尤其是初秋时节,也可见秋季被湿所伤之病症。如果单纯地认为秋季只有燥邪为患,而对秋湿认识不够,则秋湿为患的病症将会被误认为秋燥所伤,治疗亦误以滋润清燥,结果则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所以,在临床上,秋季就诊病人,当询问其饮食居住,根据其体质,结合当年时令所在,而分辨其燥与湿的原因,灵活用药。
燥为秋季之主气,易伤津液,故临床上不论燥还是湿,都应时时顾护津液,既属湿患,亦当芳香化湿,慎用大辛大热之品。
秋燥与秋湿,一方面是因为时令节气,秋雨绵绵,天阴气湿,加上秋天凉气袭人,地湿雾浓,伤人则多泄泻、痢疾、呕吐之病。
另一方面则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如地近江湖之滨、高山林茂之所,热气蒸发,湿浊熏蒸,湿气侵入则出现肢体沉重、头重、食欲不振等症。
另外还由于个人禀赋的不同,如形体肥胖或酒客,素体湿盛,恣食生冷,涉水淋雨,多病秋湿,见恶心呕吐、大便泄泻等症。
湿燥二者互为悖逆,在秋季这个热逝寒复、阳消阴长的特殊节气里也可同时存在。强调秋季容易因湿而致病,但并不否认秋季还会因燥而致病,湿与燥在秋季均可成为致病因素,在临床既可见秋伤于湿,亦可见秋伤于燥,或者是外燥内湿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