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在简书发表的上一篇文章已经有快两周了,那时候决定慢慢放弃简书,去其他平台写作。
说起放弃的原因,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不安全感。
首先,简书的变化有点快。
简书的确是在不断成长和进步,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内容,试着让简书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简书的变化实在是有点快。各种规则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的或者进行更改,很多时候还没有官方通知,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时候,刚适应了一个新规则,没几天,规则变了,又需要重新适应,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憋屈。
例如,抽奖得来的收益卡,原先除了1w的其他有效期都是3天,而前一阵子改成了一天,这让有些简友大呼不爽。
其次,简书的防盗机制不强。
我看到过不少文章,诟病自己的文章被盗用。
有的作者说,有个号主动收录了不少文章到自己的专题里,和对方交涉,对方反而变本加厉,让他很苦恼。
这种主动收录到自己专题的方式其实挺不错。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专题,去收录其他人的文章却让抄袭盗文的风险增加了不少。
而我自己也看到不少从其他地方搬运来的文章,没有标明出处,但却有极高的收益。
“我的辛勤写作,成全了你的盆满钵满”。我想这是很多写作者都不愿看到的,而简书在这方面,做的的确不好。因此,我也并没有也不打算在简述上发表我的主要文章。
最后,商业化让简书与初衷渐行渐远。
可能在这点上,我没有权力去说什么,毕竟我不是公司创始人也不是运营和管理人员。只是简书给我的感觉,让我觉得它与那句“创作你的创作”渐行渐远了。
有简友给我留言,说商业化是公司活下去的前提。对于这点我自然是万分赞同的。我当初选择简书,一方面是因为那句“创作你的创作”,感觉很纯粹。还有就是创始人是我校友,同时他们也说,会寻求一个公平的方式,为所有作者谋福利。
发展到现在,简书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内容创作的收益越来越少,资本的氛围倒是越来越浓。若是商业化需要以牺牲创作来完成,那何必喊出当初的口号?而我们创作者为什么还要留在简书,而不去如“头条”这种更成熟的商业化平台写作?
种种上述的变化,让我这种小白对简书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没有稳定的环境,怎么能安心写作?
不过,我的那篇《渐渐离开简书》,竟然意外地获得了近1000的阅读量,还让我增加了不少的粉丝。
我在惊喜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我想,我若是从此不再在简书写作,想必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因此,我决定还是依然留在简书吧。
不过如今,我也不指望简书能带给小白什么,我留在这里,是想不辜负那些关注我,以及看了我文章花时间写下留言的人。
我不会在简书发布重要的文章,因为没有十足的安全感。在这里,我权当这是我的笔记本,记录下每天的想法,一方面给自己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形成一种写作的灵感或素材,分享给关注我的人,让大家共同进步。
最后,感谢各位看我文章、为我点赞以及花时间留言的简友!我会为你们继续留在简书,也会提供写作灵感,只是,不会每天更也不会形成体系的文章,以防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