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悉达多》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十四)终

戈文达

戈文达在卡玛拉的花园里逗留时听人说渡口有一个船夫,是人们口中的一个圣人,当他再次启程时,他选择了去渡口的道路,他渴望见到那个船夫。虽年事已高,但是他内心仍未得到安宁,追寻仍未完愿。

他来到渡口,要求船夫摆渡过河,下船时他询问船夫是否也是一个寻找得道之路的探索者?悉达多笑问戈文达,年事己高还在做探索者?而戈文达说自己不会停止探索,探索是自己的宿命。

悉达多给他讲为什么探索很久却无所得。因为探索者总是有一个目标,一直被目标支配着,其他东西进不了他的心,他看不见眼前的事物。而寻找应该是"自由自在,独立存在,漫无目的"

戈文达不明白什么意思。悉达多便讲曾有位僧人在河边守护一个睡着的人却没认出那个沉睡的人。

戈文达瞪目盯着悉达多的眼睛,"你是悉达多?这一次我也没认出你!"他很高兴,置疑悉达多做了一个船夫。

"一些人必须大大改变自己,一些人必须穿上形形色色的僧衣,我也是你们中的一个。"悉达多留下戈文达在茅屋住一晚上。戈文达向青年时的朋友提出许多问题,悉达多向戈文达讲了许多自己的生活经历。

第二天戈文达临上路前问悉达多:"你有没有自己的学说?有没有一种信仰或者理论,你追随它,它指引你在生活中行于正道?"

悉达多回答,年轻时他们两人一起遇到乔达摩,他对佛陀的学说以及那些宣扬者产生怀疑,离开他们,后来又遇到许多指导者,一位名妓是他的老师,一些商人和赌徒都当过他的老师,也向守护他的游方僧人学习,而让自己学习最多的是这条河,还有船夫华苏得瓦。华苏得瓦虽是个普通人,却和乔达摩一样,懂得一切必要性,看清了世界的本质,他也是一个圣人

戈文达感觉悉达多在调侃,他应该找一种学说指点自己的生活,或者已有自己的想法。

悉达多回答:"我曾经有过思想,有时觉得脑子里充满了某种认识,这感觉就像是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一样。某些思想便是这样,但是我又很难向你表达,但有一种思想影响我很多,那就是:智慧是无法表达的。当某个智者试图向人表现智慧时,听起来总是很愚蠢。"

"人们能够传授知识,却不能传授智慧。人们能够找到它,能够生活于其中,能够享受它,能够因它而创造奇迹,但是人们不能够叙述和讲授它。另外,每一种真理,其对立面也同样真实!人的头脑能够产生的思想,嘴巴能够说出的话语,都是片面的,一切都是片面的,一切都只是不完整的一半,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和统一。"

"当乔达摩佛陀讲述关于世界的学说时,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学说分解为轮回和涅槃、错觉和真实、痛苦和解脱。对于一个愿意学习的人,不存在任何别的道路,只能亲身体验。而事实上世界本身,不论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却不是片面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绝不可能纯粹属于轮回或者属于涅槃,而一个人也绝不可能绝对圣洁或者绝对邪恶。我们常常受到一种错觉的支配,认为时间大概就是现实,其实时间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因而,现实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想。"

戈文达听不明白悉达多的理论。

悉达多继续讲述:每个人身上都有未来佛陀的影子,都是隐藏的佛陀,只是比较而已,每个人身上都有潜在的佛性。世界是不完善的,正在通向完善的路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世界的每时每刻都是完善的,一切罪孽本身包含着宽赦,每个孩子身上都是潜在的老人,婴儿身上也带着死亡,一切死亡者却也会获得永恒的生命。没人可预测另一个人的道路有多长,一切可能与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深邃的冥思中,人们有可能使时间中断,使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生活同时呈现,使一切都美好、一切都是完善

世界本没好与坏,死亡与生存一样,罪孽与圣洁相同,智慧和愚蠢一样,一切皆是必然。一切都只需要得到我的认可、我的允诺、我的亲切承认就行,因而它们于我总是美好的,绝不会有任何损害。

我从自己肉体和灵魂的经验中知道我需要罪恶,需要肉欲欢乐,我追求财富,爱虚荣,需要最卑劣的悲观失望,以便学会放弃抗拒,学会热爱世俗世界,不再使任何人对我寄以希望,拿我和假想的世界相比较,把我想象成某种完人,我自己则对世俗世界只是听其自然,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我愿意爱这个世界,愿意隶属于它而心存欢喜。

悉达多拿起一块石头讲述他对世界的热爱。这石头也许会变成土变成其他,或许它是佛陀或是神灵。然而由于它是一块石头,它今天和现在以石头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便爱它,并且看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存在于它的每一道纹路和疤痕里,存在于它的黄色中,存在于它的灰色中,存在于它的硬度中,也存在于我叩击时它所发出的声响中,存在于它表面所呈现的干燥或者潮湿中。而每一块石头都不同,都有不同的价值,都是我喜欢的。

话语对于隐秘的思想没有好处,每当人们说出什么的时候,那东西立即会被歪曲,显得愚蠢。同样一件事令我欢喜,深表同意,被某一个人视作珍宝和智慧的东西,在另一个人听来却往往是很愚蠢的。"

"我爱石头,只因为看到了石头,我还爱一切万物。人可以爱一切世间之物,但却不能去爱话语。因而种种学说对我毫无作用,它们没有硬度,没有温暖,没有色彩,没有棱角,没有气息,没有味道,它们除去话语外便一无所有。也许它们便是阻碍你找到和平的东西。"

戈文达认为涅槃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思想。

悉达多说:"我并不是很看重思想,我最看重的是物体。曾经在这条渡船上有一经前辈和老师,他单纯地信仰河流,向它学习很多,别无其他,河水是他眼中的神,指点他,教导他。他进入森林后一定也知道,每一阵风、每一朵云、每一只鸟、每一只甲虫都一样神圣的,也懂得很多,都可以指点他,不需要老师,不需要书籍,因为他信仰过河流。"

戈文达问:"你称之为‘物’的,是一些真实和客观存在的东西吧?会不会只是一种概念和托词?你的石头、你的树木、你的河流——它们都是真实的东西吗?"

悉达多回答:"我并不在意,我如此爱它们、如此尊敬它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我的同类。爱如今在我眼中是一切事物中最主要的事物。看透世界、阐释世界、蔑视世界,这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事。对于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感情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一切生物。

戈文达说乔达摩教导他们善良、宽容、同情和忍耐,却没有教他们爱;他不允许他们让尘世的爱束缚住心。

悉达多说他理解乔达摩,想法其实与乔达摩是一致的,他认识人类生存中的一切暂时性和虚无性,却仍然如此热爱人类,因此在他独特的漫长而艰难的一生中始终致力于帮助人类,教导他们!他的伟大之处,并非是他的言论、他的思想,而是在他的行动上、他的生活里。

戈文达虽然不理解悉达多的话语,却感觉到他的特别,他的目光、他的双手、他的皮肤和他的头发,统统都闪耀着纯洁,闪耀着宁静,闪耀着开朗、宽容和圣洁的光芒

戈文达对悉达多生出爱慕之情,不由地按他的指引去吻他的额头,奇迹在他面前出现,他看到一系列奇怪的画面,最后凝聚成和谐统一的悉达多的笑脸,这笑容同乔达摩佛陀脸上的笑容一样。这是一个完人的笑容。

戈文达深深鞠躬行礼,泪水情不自禁地淌满了他那衰老的脸庞,好似一把火点燃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爱和最恭顺的仰慕之情。这人的笑容让他回忆起所有的一切,回忆起自己一生中曾经爱过的一切,回忆起自己一生中曾经认为有价值和神圣的一切。


世界是人们眼中的样子,一个人喜爱不代表别人也喜欢。因为想法的不同,被视为珍宝的智慧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也许不可思议,这一切都是正常和存在的,不必在意。

也许世界上的学说太多,让人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找到心中的方向而心无所获,终生迷茫,当你心中有了生命的方向,才能不陷于任何环境,在生活中体验智慧的力量。

任何事物都可以做为老师,任何存在都是平等的,并以它们应该的方式存在,我们也是如此,要以无分别心地对待,内心便永远是平静的。

敬畏这个世界存在的一切,一切存在也会消失,而存在时才能让人创造奇迹,让人体会到和谐统一,体验到一切感受。

没有好坏、对错,没有黑夜、白天,许多的对立面,只因为有了比较才存在,只因为站在了一个局限的时间或空间才存在。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以同一方式生存在世界,正因为有了不同才增加了丰富的内涵,一切遵从心的需要。

世界是统一的整体,圆融、完整,我们要爱它,接受它,体验它。

……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