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后,新学年开始,我所在年级7个班级,每个班级均接收了10名左右的转学生,一下子,这个年级的班额从上一年度的35人左右增加到这个年度的45人左右。
为此,有老生家长很是忧虑,担心如此多转学生的集中涌进会影响原有班级的整体学业水平……
是不是这样呢?
个人所教班级在二年级升三年级的时候,接受了从外校转来的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因为原就读学校使用教材与我们不同,办学理念与我们学校也差异较大,故来了之后,学业水平一直都处于班级末端。
仔细分析其原因,发现其作业速度慢,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几乎能够自动化的问题,在这个孩子面前则需要反复思考才行。
这个孩子的加入,从学业水平角度来考量,对新的班集体而言,不是礼物。
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时候,又迎来10个从其他学校转学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坐在教室里是那么的显眼,因为他们新征订的校服还没有领到,其他孩子都穿着统一的校服,只有他们穿着自己的衣服。
除此以外,学业表现怎么样呢?
每日的课堂作业,做得最慢,错误最多的并不是这10个孩子,课堂上不能较好遵守课堂学习常规,需要被提醒的也不是他们。
时隔一年,仍从学业水平角度来考量,这些孩子对于新的班集体而言,不是负担。
每日巡视,走到六年级2班教室外面,讲台上有一个孩子正在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围绕老师布置的主题所设计的课件。站在教室后面看了会儿,孩子是在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李莉老师介绍:这节是综研课,自己结合本学期科学课的几个内容,布置孩子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绕主题做准备,然后再按照准备的顺序在课堂上轮流进行分享。
谈到孩子们的准备时,还特意提到孩子们自己制作的课件,并现场给我推荐一个叫做胡贝宁的孩子,说这个孩子的课件制作非常好!还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给我看。浏览几张,确实不错,大气,有动感。
便很好奇孩子怎能做到这种程度?
想象中,这可能是一个男孩,结果是个女孩。问起,除在学校里,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外,还有没有在其他地方学习过?
孩子说,自己没有在校外上过辅导班。
再问:有没有参加过校内计算机社团?
孩子回忆了会儿,坚定地摇头。
……
这个班级也是四年级升五年级时由从外校转来的孩子组建而成的一个班,从信息素养这个角度来考量,这个孩子对于新的班集体而言,也不是负担。
随着仙林湖板块楼盘的相继交付,配套生活设施的日趋完善,仙林湖校区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除了每年一年级新入学孩子外,还有各个年级的转学学生,使得学校的管理、班级的管理每学年都有新问题,每学年都需做重复的工作,有时会感觉到累,难免会想这些转学孩子若是不来,会不会工作中重复的内容可以少一些呢?
但是,再结合上述例子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到来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能否把握机遇?也视学校和老师的准备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