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七三】学贵得之于心
来教谓某「《大学》古本之复,以人之为学但当求之于内,而程、朱『格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遂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所补之传。」非敢然也。学岂有内外乎?《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朱子疑其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在某则谓其本无脱误,悉从其旧而已矣。失在于过信孔子则有之,非故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传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且旧本之传数千载矣,今读其文词,既明白而可通,论其工夫,又易简而可入;亦何所按据而断其此段之必在于彼,彼段之必在于此,与此之如何而缺,彼之如何而补?而遂改正补缉之,无乃重于背朱而轻于叛孔已乎?
冯柯云:“致知格物之传,本未尝缺,但简错耳。朱予以已意补之,则因其错而谓其缺,固非也。阳明见其补之非也,遂削之而复古本,则因其不缺而谓其不错,亦非也。……今但据其所改正,而以听讼之释本末者为释格物致知,则节次分明,意义周密。不必补,不必复,不必移,而传自完矣。”(《求是编》卷三,页三十三上下。)
捷案:冯说是否有当,今不必论,而其兼评朱、王,则亦非固守门户者也。
[译文]
在信中,您认为我之所以恢复《大学》的旧本,是因为我认为人做学问只需要求诸于心,而程朱的格物学说却免不了向心外探求,于是不采信朱熹的分章法,并且删除了他增补的传注。
我并不敢这样想。学习哪还分什么内外呀?《大学》旧本乃是孔门传下来的,朱熹怀疑它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而加以改正补充,而我认为旧本中并未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所以就完全采信古本罢了。我的过失可能在于过分相信孔子,绝不是刻意要否定朱熹的分章法,并删掉他增补的传注。做学问最重要的是用心来体悟,如果心里认为不对,即使是孔子所说的话,我也不敢说它是正确的,何况那些比不上孔子的人?如果心里认为正确,即使是普通人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不对的,更何况是孔子呢?《大学》旧本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现在阅读,书中词语句子还明白通顺,论述的学问功夫,又简明易懂而容易下手。有什么依据断定这一段一定在这里,那一段一定在那里,这里缺了什么,那里又有什么错误,于是加以改正增补辑录?这难道不是把背离朱熹看得过重,而把违逆孔子看得过轻了吗?
释疑:
此节先生的学术自信表露无遗。先生阐明自己坚持(大学)古本的立场,否认朱子所谓脱误而补辑之说。究其原因。他认为学贵在得之于心,而不能盲从任何人。大学古本相传数千年,义理通畅,功夫入手简易,非有误也。
(先生无论怎样解释,在外人看来,你这就是想跟朱熹平起平坐,对朱子不敬,以至对孔圣人也不敬。在古代这是大事。朱熹作为教科书专用教材多年了,不是想改就改能改的。我们现在看是古本之争,朱陆之辩。但在当时就是刨祖坟行为,就是篡改教材之争,所以闹得很大。)
“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先生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可谓一语中的,简明易从。
正是:
士人不解阳明子,只把精良内外分。
纷乱支离难至境,一心自得妙高闻。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朱子怀疑它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在我认为这个本没有脱也没有误,直接按着旧本来就可以了。我贵得之心,我求之于我的内心感觉不对,这话是孔子说的,我也不敢说他对,何况是朱熹呢?
况且旧本之传数已经千年了,今读其文词,既明白而可通,论其功夫,又易简而可入。朱熹先生自以为是,把这段挪过来那段挪过去,打乱了重新组合。旧本文词明白可通,功夫易简可入。何必按自己的那套组合,然后改正补缉之?如果我要是把不违背朱子看得太重的话,那么我就会把孔子看得太轻。我就会觉得背叛孔子比背叛朱子更应当了,这显然是不对的。轻于叛孔更错,在朱子和孔子之间,以朱为重以孔为轻,正确的应该是以孔为重以朱为轻。因为孔子毕竟是圣人。
批注:
①古本。参看上卷“徐爱序”,漣二及第一条。
②分章。参看第一二九条,注三。
③补之传。参看第六条,注一。
④参见《答王天宇·二》:“《大学》次第,但言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若穷理之极而后意诚,此则朱先生之说如此,其间亦自无大相矛盾。但于《大学》本旨,却恐未尽合耳。”(《全书》卷四)又参见第129条。
⑤先生在这里没有否定孔子的言论,但却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根据,这与朱熹的观点成为明显的对照。朱熹赞扬孔子的言论说:“圣人说话,磨棱合缝,盛水不漏。 ”(《朱子语类》卷十九)他主张对儒家经典“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通乎前,则不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朱子语类》卷十)先生却说“此心同,此理同,苟知用力于此,虽百虑殊途,同归一致。不然,虽字字而证,句句而求,其始也毫厘,其末也千里。”(《全书》卷四《答甘泉》)先生对待孔子及其经典的这种态度,最后曾引导出李贽的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相对主义思想。
⑥误。《全书》及通行本作“补”,今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