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读书会的下部分
什么表扬才是真实的?
“给糖”的例子:唐老师,你的读书会真棒。
描述他的感受:唐老师,原生家庭部分,一下就击中了我的内心,我突然发现我自己原来就是你讲的那个人,原来我一直在“绑架”,我自己一直没有觉察到。
分析:这样真诚的赞扬,让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举例:内心的强大和高价值感,可以反问:“具体哪儿好?”
方法:描述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
评价:“你收拾房间啦?真乖!”
描述:我看到屋里很多变化,小熊放到柜子里了,地上的珠子也收到罐子里了。
感受:我感觉屋里变舒服了。
举例:2岁多孩子画画。
评价:“你画的真漂亮啊。”
描述:刚才你画了一个圈、一个圈,又一个拐弯、一个拐弯,再用力画了这么多点。
孩子频频点头。
我说:“你怎么会想到这么画?”
孩子说:“因为我是艺术家啊。”
经过成年人描述之后,孩子们就会认可自己。
方法: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举例:你刚才看到水洒在地上,然后立即拿拖布擦掉,这叫“有主动性”。
举例:这个拼图这么难,你一直坚持拼了这么久,这叫“有耐心”。
让孩子把这些词存储到内心。
问题:孩子得到很多赞赏,但是还是害怕冒险,尝试几次失败之后,就很受打击,怎么办?
1.孩子气馁的时候,要跟他共情。
2.接纳失败,要认识到失误是每个人学习中的必要经历。
3.接纳自己的失败。
举例:经常自责的父母,孩子也会变得容易自责。
举例(反):忘带钥匙,骂自己笨。
举例(正):忘带钥匙,怎么做才能不忘带呢?一起想想办法。
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肯定孩子。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总夸孩子,孩子以后进入了社会没人再夸他,他会不会更脆弱呢?”
大家想想我们自己吧,世界会经常告诉我们做错的地方,可能会让人遍体鳞伤,我们可能会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无法自拔,最终在一个低价值感的状态度过一生。
而在童年,孩子如果在家长的赞扬中,越来越认可自己,那么他们会永远记得这些美好的经历:在家里,他在爸爸过生日的时候画画,自己是那么努力,让爸爸多么开心;他跟小朋友一起去探险,自己有多么的勇敢……
当孩子在以后遇到无法避免的挫折和困惑时,所有这些经历,都会给予他安慰和鼓励。这些经历,就是他自我价值感的基石。孩子只有踩在自己内心的这块稳稳的石头上,才能勇敢的面对世界所有的伤害、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背叛。他自己一定会找到内心想要的生活,而不会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