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个人疑问:
脑白金的广告是成功还是失败?今天看完了第二节课的内容,看到作业时,立马就想到脑白金的广告,如果照着课程上郑老师所说的成功广告案例,那么脑白金的广告无疑是很低级的植入,可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句把我洗脑洗到现在依然记得的广告,少说也得有十年了吧,不止是我,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吧?从营销传播角度上来说,脑白金的案例应该算是相当成功的了吧?!那么到底怎么去定义一个好广告和一个坏广告案例呢…学生表示有点懵逼….
再比如说,之前的金嗓子喉宝广告,请来足球巨星大罗,这一看之下,特么大罗和这金嗓子有毛线的关系啊?!难道足球踢得好全靠吼?!而且我依然很清晰的记得这段广告大罗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这应该算是很失败的广告案例了吧?ok,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失败以及内容令人懵逼的广告,却偏偏可以令人们记忆深刻,广告的最终效果不就是想让观众记得么?这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它这个广告就是很成功啊,至少让人们记住它了。还有恒源祥,的恶俗重复广告也是如此。我惊讶的发现在思考第二次作业的过程中,脑海中第一反应出现的并不是哪些符合郑老师教学里所说的成功广告案例,反而是这些不太符合的广告…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大家到底所谓的好的广告与不好的广告怎么去定义?是不是我的理解不够深刻?
助教Nick的回答让学生的思维大开:
传统的TV广告基本上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来“劈开大脑”,而本身的观点的说服力却步关心。
比如“孝敬爸妈脑白金”,为什么孝敬爸妈就要用脑白金?广告中并没有给出任何的线索,也没有办法让人产生任何的信服、情绪冲动等,纯粹是靠大量的重复、洗脑来达到这一效果——类似“共产主义好”“共产主义好”,不论本身有没有道理,只要重复得足够多,就会有人觉得他有道理。
但是随着人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这种广告方法基本上要被淘汰了,就像黎万强在《参与感》中说的,我们是要“潜入大脑”而不是要“劈开大脑”。
基于以上Nick的回答和学生的自行理解,下面开始做作业:
学生觉得,好的广告(写写旅游的广告吧,毕竟学生是个做旅游的,哈哈):
携程:OTA第一大巨头,在与巨星邓超合作电视广告之前,携程的广告文案就已经想出了一句简洁、深刻且不失韵味的广告词:“携程在手,说走就走!”,这句看似简单的广告词,实际上已经将携程最有优势以及最想告诉消费者的理念传达的淋漓尽致,出行烦恼么?你只需要一个携程APP,一切都轻松搞定。机票、酒店、自由行、跟团游等等等,在携程这里不再繁琐,你只需轻松一搜一点一看,就能将原本繁琐的出行,变得简单明了,大大的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也充分的传达了携程的理念,再结合巨星邓超帅气的广告宣传,让这句广告词成功的传进人们的潜意识里。
同程:在14年年底,同程落地华南,并以迅雷之势抢占旅游市场份额,时至今日已经超越途牛成为第二大OTA,其广告词:“一路同程”简洁、温馨,并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均包含在里面。同程的企业文化就是一路同程,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同程的员工都有家的感觉,其战略理念是,只要是想出行、想去旅游的人,同程必将全力服务,做到令用户满意,在16年同程推出的关爱老年人“百旅会”的活动,在商业上取得大力成功,更体现出一路同程的温馨。
学生觉得不好的广告:
途牛:相比携程、同程之下,途牛的广告在学生眼里就不如其余两家OTA,“要旅游,找途牛”,途牛的广告给学生感觉就是完全在烧钱,当然了,并不是说途牛的广告传播做的差,只是相比于其他两大巨头OTA,途牛在广告的成本上肯定是要多于其他两家的,为什么呢?想想“奔跑吧,兄弟”、想想为其代言的林志颖、周杰伦等等,途牛的广告战略多数以综艺节目、明星效应来传达,这对比同程和携程来说,途牛的广告模式就显得相对要生硬很多,并且途牛的广告词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有内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