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父母每晚陪孩子读书一小时,坚持十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会成功吗?觉得这问题挺有意思,不妨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众所周知,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的陪伴,家长能够长期坚持陪孩子读书,自然会对孩子的学习有益处,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只是一方面的,并不能决定学习的全部,更不能说就是成功的教育。
父母若是真坚持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做到了有效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优秀,优秀是一种习惯,好习惯的养成自然需要时间,都是日积月累的成果。父母每天坚持陪着孩子读书,会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程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这个对孩子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积累的东西多了,写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2.注意力更加集中。
小孩子都有一个特性,活泼好动,喜欢东张西望,坐不住,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有的特性。而读书时恰好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把视线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书本上去,每天坚持读书,这样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会更长,专注力在同龄人中会更强,这有助于孩子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3.语言丰富表达能力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通过阅读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语,提高读书的流利程度;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一步步提高,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孩子口述一件事情或东西时,口齿流利,思路清晰,口才相对会比同龄好。
4.增加识字量。
有些人可能会发现了,同是一个班级的孩子,有些孩子的识字量很大,有些学生的识字量却不尽人意。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学生记忆力强,课内的生字词都可以记住,另一方面是来自于课外阅读。读书是提高孩子识字量的一个有效的方式,长期的阅读可以大大的增加孩子的识字量。
识字量多了,在读课文和做题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课文不会读,题目看不到而卡壳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在识字量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对学习自然会有很大帮助。
5.理解能力提高。
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不用容易生锈,孩子每天在阅读的同时,需要思考所读的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大脑每天都在运转之中,理解能力一天天的得到训练,自然而然理解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个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去,每科看似没有关联性,其实也有一定的联系,理解能力强的人自然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父母长期陪伴孩子阅读,不能说孩子一定会出类拔萃,比别人优秀很多,最起码会比同龄人要出色一些,付出就会有回报,没有付出肯定没有回报,不一定会特别成功,最起码不会是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