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是一个好习惯,我很幸运能够接触到一本让我反省自己的书,就是这本。
看书名感觉很『鸡汤』,对不对?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我错了。
它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努力、成功七个方面,告诉大家如何成为厉害的人。而我根据自己的需求详读了『学习』这篇,反思自己,既往的学习确实是不够『走心』。结合自己学习这门让初学者看了会『深井冰』的神经病学来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我以前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按照如下“传统”的步骤学习:
① 订立计划(接下来看完《XX书》)
② 实施学习(从头至尾读完,把认为的重点摘出来记笔记)
③ 回顾和整理 (整理笔记,大学接触思维导图还会用此工具进行学习,一段一段时间拿出来归纳)
诚然能完整地完成这个步骤已经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学习者了,可是《精进》指出来它缺点在于这是以现成的知识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方法,并非处于学习者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出发的,此时的自己就是一个“被动性的学习者”。
所以带着问题阅读,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我所理解的提问,就是我想知道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或可在此书找到,或者是在别的书上可以找到的,或者是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才能知道的,甚至是需要更长期的探索才能回答的。比如说我想了解脑梗死,那我就提问自己脑梗死是什么?为什么会脑梗死?它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机制可能有哪些?临床表现是什么?出现哪些症状要考虑它是危急的?并发症有哪些?西医如何处理?中医如何认识此类中风病?历代医家如何认识它?认识的节点在哪里?它的基本病机是什么?如何分中风程度?中医治疗切入点在哪里?对于中药对此类疾病的现代药理支持有哪些?中西医分别在何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提出问题不知道,一提真是吓一跳,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模式不一样,私以为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出问题会更具有针对性。
此时我们需要主动建构知识了。
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是凭感觉还是凭一定的标准去判断?
同时我们要连接新旧知识的通道,思考这4个问题:
1、针对如下学习材料,我已具备那些知识?或是我该复习哪些知识?私以为这是一个知识提取的过程。
所以在我学习脑血管的定位诊断之前,我复习了解剖学中关于脑血管的部分,当然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定位诊断和病损表现。
2.针对这些知识材料,我又学会什么?这对我的知识结构又有什么补充和挑战?
当我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东西可以完善我的定性、定位诊断。也就能渐渐理解为什么上级医师让脑梗死的患者检查头部和颈部血管CTA了。
3.针对这些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且是通过简单的探索即可了解的。这又回到『提问』那一步了,然而这个提问就比较高级了,需要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思考。记得以前某一次和别的学校学西医的妹纸聊天的时候,她就说『你们学神经内科的最终治疗方案也都差不多』,但是每个人定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针对这些不同又如何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呢?尤其中医上在这一点上能发挥何种作用呢?这些东西可能某一部分可以通过查别的专著或是数据库可以查的到。
4.针对这些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知识无法轻易获得解答但又是有价值成为我长期探索的问题。以上的问题也许某种程度上就成了长期探索的问题。要求我们提出『深入的』『探索性』问题,在现实场景下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书上提出了一个例子,『速度是否为好的读书方法』这就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应该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速度』就变成了开放性、具有探索性、值得长期研究的问题了。结合我大神经病学的学习,『有肝功能异常的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好还是不好』可能就得改成『该怎么样选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的癫痫患者会更适合』,希望这样的理解是不偏颇的。
不过意识到刚开始转换成这种学习方式会比较辛苦,需要慢慢养成习惯。希望花上去的时间能够更加的『走心』,让自己能够把更多的东西融入于心,融入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