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我就产生了好奇,书中阐述了哪些当老师的方法、技巧抑或是本领呢?看了书中简介才知道,《跟孔子学当老师》讲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含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对孔子的了解,之前是在中学教学参考的资料介绍中,因为初中语文教材有《论语》的一些章节节选,所以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思想是必然的,后来又接触到了高中新课标必读篇目之一《论语通译》,通过书中对《论语》的介绍,我又了解到了孔子的生平经历和儒家思想的内涵,以及《论语》中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负面影响。
直至这一次,读了周勇先生写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可以说对孔子及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孔子的几个得意弟子,在鲜活的场景中使读者对他们有更清晰的认识,本书中我认为最为可取的是囊括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让读者了解到了很多著名的学者及其著述、言论,看这一本书,可能相当于阅读几部或十几部名家作品,自我感觉,这本书打开了我的视野,开拓了我的读书领域,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欣赏的好书。
一、跟孔子学什么
1、穿行在天地之间。他不能给家人安定的生活,他没有国家派给的学校、课本、职称或其他荣誉称号,但他依然在天地之间穿行。
2、“大教教心”。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会“仁心”,就孔子本人而言,即使没有人听从他,支持他,他也会将“仁心”教育进行到底。
3、学第一,教第二。《论语》的开篇一段话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徒子徒孙把这些话放在了《论语》的篇首,可见,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老师,获得了快乐。“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试想,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学”对民族、对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改良都有意义,将自己的“学”无偿奉送给尊我们为师的学生,自己的“学”还将因为有学生的“学”发挥激励作用,从而变得更好,不就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吗?所以,首先要“学”,至少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孔子式的老师。
4、诲人不倦
孔子真正关心的是教学中的“心意”,在孔子那里,“诲人不倦”的本质内涵即是教学双方(师生)的“心意”。
孔子及其学生都诚心诚意地要将教学做好,他们一起经历的教学生活揭示了师生的“诚意”、“正心”乃至“诲人不倦”的内在动力。
颜渊是为数并不多的诚心好学的弟子中表现最出色的,他因此成为孔子教学时最喜欢的学生,他在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正因为有颜渊及“颜渊式的学生”相伴左右,孔子才可以得到“诲人不倦”的幸福体验,颜渊死后,孔子一下子觉得老天残酷无比,于是一年后,他也离开了人世。所以说,孔子的“诲人不倦”是由他心中的“真情实意”和颜渊的“真情实意”构成,这些“真情实意”包括:老师(孔子)这一方的立志传递“仁道”的决心,坚定的“大教教心”信仰以及深厚的对颜渊的爱护与期望,学生(颜渊)这一方的诚心好学,刻苦求学以及忠贞的对老师的理解与承诺。
因此,“诲人不倦”的本质内涵乃是师生的“心意”,没有这一点,再多的培训,再好的教室,都不能让教师体会到“诲人不倦”的恬美味道。
5、授之以渔
孔子非常喜欢将自己认为满意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人生体会与信仰传授给学生,孔子教历史时,是将自己的活生生的对于历史的钻研与理解教给学生,是将自己的求学当经验教给学生,他传给学生的是活生生的文化与精神力量。
孔子最想传授的“渔”或最重要的“渔”,以及他的一切教学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学会做人”,有一颗“仁心”。
因此,孔子与其弟子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那份有如星空般令人肃然起敬的无限向往的教学之恋,正是来自于教师将教学定义成的“授之以渔”。
6、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
孔子之教常表现为师徒数人在河边、树下、院落亦即大自然中聊天,而且最让他们心动的地方乃在于师生的心灵也像天地、明月一般真实、高洁、永恒。
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进行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喜欢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顿、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
与孔子相比,也许我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新式学堂”的教学宿命,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心,要善于用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滋养心灵,而不必遗憾未到自然中去,甚至寄希望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