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小联合国,有幸在这里上了三年研究生,今年我毕业了,三年很短,但三年的生活让我受用一生。
学外语,环境加主动胆大
我的英语真的不好,生长在祖国最边陲的小城,学英语有着天然的阻碍,启蒙很晚,学的也稀里糊涂,全是为了硬着头皮参加考试,更别说口语了,每天背几个单词就当是练口语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为了考四级和考研,我那会儿特别用功的学英语,不停的做题,强迫自己背新概念3,自学小有成效,但我还是没有真正的说过英语,连个外教对话的机会都没有。
到了北语,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老外,黑的白的黄的,我又兴奋又紧张,这样的环境万一有人用英语问我怎么办?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与好处,想和外国人交朋友,互相学习,就得说的差不多不是,人家连这么难的汉语都敢说,我有什么不敢说的。
所以,每周两节的外教课我坚持去上,哪怕有的听不懂,认识了一个罗马尼亚的交换生,特别大胆的尝试和她成为语伴,互相帮助,我的英语在她的帮助下真的开窍了,也可以和她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了,甚至她还教我说法语和罗语,虽然我的舌头真的卷不起来。每天都写英语日记,让语伴帮我批改,告诉我哪里有问题,走在路上,有外国同学问路或者别的,我也不会胆怯,而且尽量清楚的用英语告诉他,食堂里,我也会帮助外国同学告诉他们这个菜是用什么做的。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事,但有这个语言环境,你就会不自觉的去关注与重视外语,每当下课看见梧桐大道上有的各国同学,我就会听到他们说各种口音的汉语,别人远渡重洋的来学自己的母语,我又不用出国就能学习最正宗的外语,这种环境和机会很难得,当然要好好珍惜。
三年,我认识了一堆外国小伙伴,收获的不仅仅是英语的提升,还有满满的友谊!这种环境,只有北语才能切身感受!主动加大胆,让学外语成为我的习惯。
工作是暂时的,学习是永久的
在北语,外国学生的年龄差距很大,你会看见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同龄人,也会看见三四十岁的人,甚至看见白胡子的爷爷。他们基本上都是来学习汉语的。
这几个年龄段的同学我都遇到和结识过。给我最大感触的就是年纪偏大一些的同学,他们有的还有家庭和孩子,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一例外的都暂停了工作或者辞去了工作,来到中国开始一切从头学起,用之前积攒下来的钱小心的用来租房,上课还有生活。每天钉在图书馆学习很长时间,不睡午觉,困了就买一杯咖啡。
就是这样,我见过很多刚来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一个学期结束后,都可以用汉语和我对话大龄外国同学。我很震惊,但最多的是佩服,佩服他们的毅力和坚持。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非常高的学历,还有很好的工作。我认识的一个美国人,四十多岁,双硕士,在华尔街工作,但是如果你第一眼看到他你会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华尔街上班的金领,他穿着当志愿者时人家发给他的T恤,裤子已经洗的发白,每天都在学生食堂吃饭,买最便宜的飞机票回国,用的是小米手机。但如果和他成为朋友交谈,你会深深的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与思想。会和你交谈哲学,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等等深刻的话题。用中文,可想而知这时多么难的事情。但他每次坚持用中文和我交谈,这就是他学习的机会,他每次都这样告诉我。
工作是暂时的,学习是永久的,这时我从他们身上所学习到的,不管到了多大年纪,只要你想学,你就去,不管多远,多难,一个学期一年也是永久的财富。
不结婚,可以啊
我们总说外国人开放,但是对于日韩这样的国家,催婚也是和中国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不结婚也很正常!
这种观念,首先是我的语伴告诉我的,她是一个很美的姑娘,很优秀,追她的人很多,但是我从来没见她和哪个男生谈恋爱,仍然是按部就班的学校生活。
有一次她学到一篇中国父母催婚的文章,一起吃饭的时候和我讨论,她说:堂堂,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那么着急让子女结婚?
我巴拉巴拉的给她说了一堆,什么文化因素啦,社会环境啦…
听我说完,她说:可是这些和结婚有什么关系?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确实,这些和结婚都没什么关系!
她告诉我:感情是两个人的事,能不能遇见自己的另一半还不知道,更何况是结婚。倒不如用这个时间来旅游和学习!
我点点头,虽然我妈也老催我找对象,但我一直苦于如何去告诉她我现在不想找。对象不是你能找就能找到的,说不定你明天就会碰见你的爱人,也说不定一辈子你都碰不到。
为什么要苦于不知道的事情中呢,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就算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又和几个不同国家的同学探讨了这个问题,基本上所有人都抱有这种观念。包括上文中我提到的美国大叔,对,他也是单身。
这种敏感的话题在中国很多人谈又很多人不谈。谈的一方是长辈,不谈的一方是小辈,如果你大声宣告我不结婚,估计很多长辈会晕过去。
但是,在北语,文化国家的隔阂变薄了,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但主题都会是你自己!
外语,环境重要主动更重要!
学习,年纪大了也无所谓!
结婚,我过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到别人生命里去当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