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朋友,平时我们常常说到“事故”这个词,那“事故”到底指什么呢?在安全科学中,是如何定义“事故”的?事故的定义有很多种,可以说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事故”有不同的定义。
一、事故定义:
但严格来讲,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意图或目的而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人们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从以上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事故的几个特点:第一,事故发生在人们行动的时间过程中;第二,事故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随机事件;第三,事故的后果是影响人们的行动,使人们的行动暂时或永久中止。换句话说,具有以上三个特点的事件,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事故。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我们还会经常使用以下事故概念:
1.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暂时终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生产安全事故按人和物的份害与损失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
a.伤亡事故: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致使人体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不幸事件。
b.设备事故: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物质、财产受到破坏、遭到损失的事故。如建筑物倒塌、机器设备损坏、原材料、产品、燃料、能源的损失等.
c.未遂事故:这类事故发生后,人和物都没有受到伤害和直接损失,但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未遂事故也叫险肇事故,这种事故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2.永久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事故受伤害者不再可能从事可以获取报酬的职业,或在一次事故中导致下列三种情况中任何一种残缺(或虽未残缺,但功能完全丧失):两眼;一只眼和一手(臂、脚、腿);不在同一侧的手、臂、脚、腿的任何两个。
3.永久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事故受害者肢体或肢体的某一部分残缺或失去功能,或者全身或部分功能遭到永久性损伤(不管肢体或身体功能在受伤害前情况怎样)。
4.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事故受害者因事故伤害而导致脱离工作岗位一天以上不能工作。
5.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伤害。
6.重伤:永久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及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伤害。
7.直接经济损失: 指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救治费、赔偿费、善后处理费和毁坏的建筑物、设备的价值总和。
8.损失工作日:事故受害者失去工作能力的时间(日)。
9.致因物:引起事故或事故发生的物体或物质。
10.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或物质条件。
11.不安全行动: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原则,使事故有可能或有机会发生的行动。
二、事故类型:
人按照事故发生的领域或行业将事故分为5类,即: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农机事故、水上交通事故。
三、事故等级
按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等级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数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