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几本程序员出身的人写的书,逻辑性很好。
有几个特点:
1.有心理学研究基础,可信。
2.用白话讲述出来,浅显易懂。
3.二分法,这个工具很好用的。
4.大量实践之后的总结。
如果写书也可以算作是创业的一种,他们出去创业会更成功。
创业的人都在想什么呢?
我是打工者,想的事情是这样的:
1.休息,业余时间充电,充体能,为以后找出路。下班后最好不要找自己,视为打扰。
2.福利,什么时候多发一些钱,至于钱从哪里来,不关心,只关心这个月,发一些小礼品也高兴。
有些像公信宝的收获代币。
3.事业发展,谁都想要向上,获取更多的金钱和尊重,权利等等。
4.行业前景,在行业里,当然希望行业是好的,如果走下坡路,是自己没选择好,重新选择会痛苦。
5.公司里有自己的职责,不要多安排工作,那是职责之外的,非不能是不为也。
创业者在想什么呢:
1.产品有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哪里需要改进。
2.战略,适应变化。战术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3.财务法务税务怎么办,交给第三方,还是自己来,什么时机最好。
4.同行业交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哪些可以开源。
5.创始人股权如何分配,如何找到适合的创始人。
6.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失败了如何处理财局。
7.自己是否留够了生活费,家庭支出费用。
可以对比一下,哪一条都和员工不同,思维模式不同,不能说谁不对,只是我们需要换位思考。
如果两方相遇,会谈什么呢。
员工会要求,创业者也要求,两方是冲突的,一方要确定性,另一方要贡献,都觉得吃亏,无法合作。
好的员工只是雄鸡,无法高飞。
一般创业者是小鸟,风雨无阻。
创业者多是失败的,因为他们在尝试,尝试多种可能。而员工,一直在寻找确定性,这个世界里的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