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天气暖和得连冬天都不像,走在路上,竟然会冒汗。
上午忙了一上午,包饺子。馅昨天就买好了,早上去菜场买了饺子皮,菜场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气氛,肉摊前站满了人,都在等着把肉饺成馅;面条摊前也得排队,店主很有先见之明地已经把饺子皮按十远一袋、五元一袋分装好,如果需要这两种份量,直接交钱拿走就行。
昨天大姐发信息让去她家吃饺子,儿子今天依然只有三小时的假,我说去不了,她力邀我去,说吃完了再给儿子带回来一些,毕竟是过节了。我心里有些诧异,冬至也算是节吗?在我心目中,它就是一个吃饺子的日子,早些时甚至常常把他忽略掉,冬至过完了才想起,当然更没有吃饺子。这些年民族节日越来越受重视,我也年年会包饺子,但依然不曾将它看得很重,如果刚好上班没空包,还会过两天再补上,算是意思意思。今天听大姐管冬至叫节,我才突然意识到,冬至作为一个节气,是不是最早的节的就是指节气呢?
儿子依然吃了很多,现成的饺子皮让我的劳动量轻减了不少,等他到家时正好出锅。我一边看他大口大口地吃得很香,一边不停提醒他少吃点。这种局面真是尴尬,让我做饭的成就感都会大打折扣。
昨晚儿子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在电话中口气有些重地对他的现状提出了批评,当然情况是我反映的,我的依据一是他自己说自己学习并没有什么进步,二是他最近的考试成绩的确不理想,三是我依然没看到他积极主动认真学习的紧张劲儿。这些很让我焦虑,我每天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或许是关注得过多,弄得自己精神都变得紧张兮兮,不知道他到底是心大还是人懒。
这个电话让儿子很意外,意外的是爸爸竟然用很严厉的口气批评他。通话时间不长,儿子放下电话,愣了一会儿,然后说:“爸爸对我很失望吧?”我说:“爸爸就是想让你努力学习,别整天三心二意,时间没多少了。”
他说:“爸爸从来没有这样跟我说过话,哦,不,顶多说过一两次,他肯定是对我失望了。他在电话里的口气就是生气、失望、愤怒。”这个电话似乎对他的打击不小,我没想到他这么在意爸爸的态度,我天天像唐僧一样在他耳边念经、怒吼也从来没见他这么受挫过。没错,从小他爸爸一直对他和颜悦色,即便再不满也很少发脾气,家里的恶人都是我做的。
我就势问他:“你觉得是爸爸的失望让你更难受还是成绩上不去更难受?”他说:“我不想让爸爸失望。”我告诉他:“爸爸的失望只是因为你没有取得该有的成绩,他很看好你,你却没有好好学,其实要想解决问题,只要能好好学习就完了,咱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他有些为难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想好好学习,可是行动上就是做不到,老是想算了,就这样吧。就像我的手机,其实我也没多想玩儿,可就是不想给你;上课太困了,本来想站起来听课,可是又懒得站;写作业原本想好好写,写着写着就慢了。”
我觉得他说的这些就是缺乏一种心劲儿,我说:“道理你都明白,也知道该怎么做,可潜意识却总是要逃避辛苦,总爱找各种理由放任自己,对于要达成的目标三心二意,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这样是什么事都干不成。”
他的心情显然受到了很大影响,对于爸爸的失望,他好像还是念念不忘,我让他拿出点干劲来,为了不让爸爸失望,从明天好好干,干出成绩,其实爸爸的失望与否并不重要,其实最后能从中得到益处的只有你自己,而你的成功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这么浅显的道理非要用这么明白的话说出来,我都觉得有些矫情。儿子啊,什么时候能用一个成人的脑子思考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