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吆喝声



2024.2.19正月初十.周一.雨水
2024.2.20正月十一.周二.雨
2024.2.21正月十二.周三.普降冰雹
草稿修改之1
记忆中的吆喝声
曲赣江

时光轻浅,望春谷中望春花开,没二日,复降冰雹,春抑,如一声叹息。不经意,曾经少年霜浸风染,多少有了些许沉沉暮气的皮囊,眼睛依然明亮。边城一隅,透过春晖,那双眼睛恍惚,似乎又听到久远的吆喝声声。

巷道开阔,那双眼睛恍惚,总觉着有啥声音在耳畔,侧耳细心捕捉,又没一星半点。“老了……”那双眼睛里多了些许黯然神伤,只一刻,耳畔里,那些声音豁然清晰。

“磨剪子唻~戗菜刀”,磨字音长,刀字音短促有力,耳畔里的价,从3角听到1元、2元,渐渐消失于记忆深处。一并消失的,“修伞,换伞骨”修字音短促,伞字音冗长,谋生逼切,一声声吆喝都能抓住行业的魂;“鸡肫皮牙膏袋……破粪舀子换糖吃”,或是街巷的主旋律,无处不在彰显边城人俭约之风;劁匠、泥瓦匠、白铁皮子补锅匠、还有箍缸补缸的,吆喝声,温馨了九拐十八巷,烟火气息浓郁,让贫瘠巷弄充满生活张力,魅力十足,撩人心魄。

边城,尤为耳熟能详的,贵为年末充斥涡阳老侉崩爆米花的缄默,不用多吆喝,随着锅匠自带糯米、玉米的一两声,饱蘸着糖精味的爆米花香甜味,方圆几里的人便从天明排到天黑……没人说:“涡河,老子的发祥地。”,“哦,你是老子家乡的。”母亲们抱着节衣缩食的糯米,小心地用量杯量出一锅锅少年的香甜。条件好的,惜糖如金,捧出一罐白糖,眼睛不眨,舀一勺放入黑漆漆的“粮食放大器”,引发周边一圈艳羡目光,却不会有一人开口讨上半勺……

曾经,童年少年,单纯如歌;曾经,谙熟的记忆,尘封于愈来愈排尚、幢幢高楼林立的“鸽子笼”;一并不再的,还有曾经你我的欢乐、轻松。
2024.2.18于边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星期二飘着大雪花,我给孩子去诊所买药,在乡村路上遇到一个买豆腐的。“买豆腐,买豆腐,新鲜的豆腐”这个吆喝...
    文浅予阅读 528评论 2 3
  • 要说这记忆中的吆喝声,首先想起的自然是“磨剪子来,戗菜刀。”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得到,每个孩子大人都会吆喝两声则是...
    摩西奶奶的粉丝阅读 335评论 0 2
  • “卖甜酒糟啰,小钵子的甜酒糟啰——” 有时候你还在酣睡中,这样悠长而响亮的吆喝声就开始像定时的闹钟一般,在门前的机...
    小蚂蚁的自留地阅读 1,123评论 2 6
  • 30年前,一个平凡的冬天的早晨,天朦朦刚亮,乡村的小街巷就响起了一阵阵的吆喝声,将我从睡梦里唤醒。母亲起的很早,她...
    乡土文化记录者阅读 159评论 0 2
  • 如今30岁以上的人,都会对农村乡下吆喝声留有深刻的记忆。早晨起来,飘绕着炊烟的乡村,还是一片寂静和安详。忽然一声或...
    蜡笔小鑫_f350阅读 7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