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易》,估摸着现在许多人都将它当作命理占卜之,与封建迷信脱不了干系。然而《周易》虽是命理堪舆之源,但在孔子的编撰之后早已脱离了玄学的趣味,其所讲的皆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因此,从古至今,中外名人多对它推崇备至。
毛主席曾说:“不读《易》,不足以解天地!”中国哲学大家冯友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经》。”
黑格尔认为“《周易》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而荣格则在《易经》英文再版的序中说“谈到世界人类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
《易经》以短短7000多字,用64个人生境遇,讲透了一生受用的智慧,无怪乎有人说“成事者,无不读《周易》。”而历史上的名人大家,多终其一生,一读再读。
不过,如今或许有不少朋友有心学《易》却被其精深晦涩所劝退。其实《易经》虽深奥,但是入门只要读懂四个字,便对其总体框架和规律有所认知,这四个字便是:
“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乃乾卦卦辞,它精炼浓缩的语言符号,道出了天地变化的规律,亦是事物发展的进程。因而被称为《易经》四德,只要弄懂这四个字,便知道《易经》如何经世致用,并以此来指导人生。
这四个字虽高度概括,但若将它带入四季,并结合人生历程便相对容易理解多了。宋代大儒程颐就曾解释:“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带入四季更迭的概念便是:
元:为起始,对应春季
亨:为发展,对应夏季
利:为收获,对应秋季
贞:为守成,对应冬季
“元”的字面意思是本源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起始和动力,可谓“一元复始,万象更生”。那么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的起始,《易经》谓之曰:“元者,善之长也。”在四德中,“元”所对应的便是“仁”,因而此处可以理解为,一个好的开始,便是向善的方向发展。孟子曰:“仁者无敌。”事物好的开始,便是发乎仁念的初心,以利他而利己,并以社会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并不是单纯为追名逐利作为目标的开始。
“亨”可以解释为顺畅、通达的意思,它事物发展的阶段。《易经》云:“亨者,嘉之会也。”所谓“嘉”便是美好的德行。聚“嘉”而发展,才能保证成长的过程中顺畅通达。而“嘉之会”的本质便是诚信严明,毕竟“人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乃德行的基础。因而孔子还曾主张诚信是君子进德修业的基本要务,谓之“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里的“利”非利益之“利”,而是收获之“利”,可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获利”。《易经》的解释是:“利者,义之和也。”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利益问题,若能以“义”求“利”方能长久。儒家的主张向来是见利思义,以义导利,强调主体利益与道德价值取向的一致。毕竟对于儒家来说,不义之财不能久享,而小义聚小利,大义聚大利。
对“贞”字,程颐的解释是“万物之成”,《易经》则曰:“贞者,事之干也。”对于《易经》来说,“贞”既是守成,也代表事物的新发展,再开新循环,这便是“贞下起元”之意思。事物能否很好的突破现有阶段,而开启新的发展,守“贞”之际戒骄戒躁,求新求变同等重要。
一番梳理下来,便可见《易》道虽博大精深,变化万千,然而“元、亨、利、贞”四字便总览了天道循环、人事易变甚至人生发展阶段的规律。只需弄懂这四字,再读《易经》便可规律条理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