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我们学校的作文是三部曲:量表指引,师生互评,简书展示。
量表指引 每次作文评讲之后,出示新的作文题目及要求,用量表的形式出示出来,更直观,具体,让学生也能明白一篇好作文的具体要求。这是我们学习《背影》之后的片段写作评价量表。
写作技巧满分生评师评得分
有能表现人物特征的外貌描写10
有细致具体的动作描写10
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描写10
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10
有生动形象的修辞10
师生互评 学生“自改”作文,并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我曾经做个一阶段的实验,把作文的批改分成“自改——互改——师改”三个阶段。实践下来,第一个环节“自改”的效果非常不好。原因是:学生一般找不出自己文中的问题,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约莫就是这个道理了。于是我把作文的批改顺序进行了调整,变成“互批——师阅——自改”,这样一来,学生的自我批改的质量明显提高。在这三个环节中,我是两头重墨浓彩,中间轻描淡写。
其中,“互改”这个环节尤其重要,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改学生的作文,这需要比写更高的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作文“互改”三要求
第一要对本次习作要求了然于胸
第二要能准确地诊断出文章的成败得失
第三要会玩味词句,字斟句酌,感悟细节的优劣
当然,这三方面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强化训练的结果。当然,教师的教是一个方面,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才更重要。所以,对于作文小组的分工是要细致考虑的,我通常把水平高的学生任命为作文组长,带着组员集体阅读批改,并执笔写下小组意见,最后给出得分建议。
互批完的作业本收上来之后,我一般都是大而化之地看一看,看到精彩的词句用浪线画出来,看到打动自己的地方标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如果对小组的批改没意见,就写:同意小组批改意见。如果有意见,面谈。简单吧!在简单的“师改”过程中,我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典型习作,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评。“对比”,是我讲评时惯用的伎俩。比如讲评“给自己画像”一文时,我精选了两个片段。
片段1《说俺》:
在下姓徐,林则徐的徐,名琳鑫,派出所登记的,坐不更名,立不改姓。哎,实在不好意思,连俺爹俺娘都说俺长得很有创意,吸取了俺爹的胖和眯缝眼,吸取了俺娘的塌鼻子。值得欣慰的是俺的皮肤很白很白,像被漂白粉洗过一样。
片段2《有个女孩叫左传》:
姓名:和《左传》同名。
性别:和老妈一样。
星座:与丘比特同一个职业。
格言:我努力,我无悔。
最喜欢的电影:同班同学上演的闹剧。
最喜欢做的事: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书虫”。
两个片段,两种叙事的风格,各有千秋,对学生自然各有启发。改的好不如讲的好,我一贯遵循的原则是:简简单单批改,实实在在讲评,少动手,多动口,解放学生也解放自己。
当然,批改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给学生看的。当经历了“互批”、“师阅”两个环节之后,作文本又回到各自手中。我对学生说:“不要只关心分数,要关注别人的评价,要回想老师的讲评,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然后就在原文上认真修改,无需重新誊抄,只需在文后写上自己的感言。
简书展示 如果看到耳目一新之作,就鼓励他们打出来,然后投寄出去。这是作文批改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被忽视。鲁迅先生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把写得好的文章发表在简书上,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更高了,语文成绩更是提高飞快,去年的中招中,陈老师班的马依琳语文102分,娄田靖96分,我班的陈增荣,杨文卓均100分,她们的作文多次登上简书,很好的激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作业是连接教学和评价的得桥梁和载体,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作业的设计,真正的让学生减负,并在减负中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