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读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越读越惭愧,惭愧的不是感觉给名师大咖的专业距离相差太大,而是为自己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的“误人之弟”。
一直以来遇到作文课,我们学校安排的都是半天时间。具体这三节课怎样安排?你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因而,我通常是这样安排教学流程的:
第一节课,用大约二十分钟时间评学生上次作文,剩余的二十分钟指导本次作文。第二节课学生专心打草稿。第三节课,重点是誊写。学生如果誊写完成,可以做晚上的家庭作业,也可以看课外书。当然,对于书写较快的孩子,在誊写之前,会主动把自己的草稿让老师批阅,然后再次修改后誊写。这样的安排,我觉得没什么不妥,既有讲评,又有指导,还有面对面批改。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课例》后,我才发现,我这样的安排是多么不科学,怪不得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提高那么慢,并且还会出现“雷同”作文。就拿第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来说吧!
前二十分钟评讲作文。这样的安排是合乎学生实际的,管老师就是把讲评课作为提升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实施的。与管老师相同的是,我在评讲学生作文时,也是带着欣赏的目光读出优秀作文作者名字,并把优秀的文章读出来,供学生们学习。与管老师不同的是,人家读的是片段,而我读的是整篇文章。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由段到篇,表面看是对该学生的一次鼓励,而实际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你在读学生作文时,越读越发现问题特别多,越读越不像优秀作文,看到有毛病的语句,你在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停下来,忍不住去纠正,这样,给聆听者造成“这文章也不怎么地”的印象。这就失去了范读学生作文的初衷。管老师说的“欣赏”环节。我也有,只是我往往把欣赏差点变成了批斗,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讲评没有针对性。通过读管老师的《我的作文课例》这本书,发现这是我的作文评讲课存在的第二个毛病。
管老师的一节讲评课,通常针对学生存在的两三个问题,展开“欣赏——挑刺——训练”。比如《一个熟悉的人》中的“大话”病、“小X”病和“外貌”病。《一件童年的趣事》中的“我想”病、“重复”病、“套话”病。管老师,挑刺儿,挑的有针对性,能够找到学生的“病因”更能找到“病处”,还能找到“共病”,实在是高明。而我,只是找到了“病处”,具体“病因”还说不清楚,更不用说给这些“病因”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了,难怪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根本原因是,师傅领不进门啊!
管老师的讲评课出彩之处,还有一点就是最后的训练环节。王老师说:“学生的一次作文表达上出现的问题不是一点两点,甚至不是三点四点,只要抓住病得最厉害的那一点进行一次训练,这次训练有效了,病轻了,下次作文其他方面病更严重,那就训练另外的地方。训练,一定要顺着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不行,不能教师想当然想训练什么就训练什么。”比如《一个熟悉的人》讲评课上,针对学生“外貌”病,管老师是这样训练学生的。
(幻灯片出示爱因斯坦的图片)师:你会写爱因斯坦的哪一个或哪两个特点?生:我写他的眼睛。师:他的眼睛深凹下去,显得很深刻,很有特点。行。生:我写他的头发,又长又乱。生:我写他的额头和皱纹。师:可以。宽阔的额头和皱纹,充满了智慧。
(幻灯片出示刘翔的图片)师:你会写刘翔的哪一个或两个特点?生:我会写他的腿,因为他跑得快。生:我会写刘翔的嘴巴。师:他笑的很灿烂,像个邻家大哥哥。——究竟哪个特点好?不急,不要举手,看了下面的再决定。
欣赏
他最大的特就是——在挺直的鼻梁上架着 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看上去文约绉的。
他的确是文质彬彬的。周六.....张逸君
师:写他戴眼镜文绉绉的,下文写他文绉绉的事,与下文呼应的外貌描写,才是好的。
我的婆婆,头发白了,一根一根像银丝一般,她的眼角和额角布满了皱纹……我一会儿钻到桌子底下,一会儿跑到椅子上,婆婆则在后面迫,婆婆老了,追不上我。一 宋奕
师:写婆婆的白发和皱纹,后文写到“婆婆老了,追不上我”,这样与下文呼应的外貌描写,才是精彩的。
病例
我的爸爸在工商局工作,他有一双乌黑的眼睛,一个小小的鼻子和一张大大的嘴巴。他的数学很好,他经常帮我检查数学作业。
师:我不知道,小鼻子和大嘴巴的男人是不是数学都很好,要不,你为什么要写?
最奇特的是她的嘴巴,当我哭泣时,她会来安慰我;当我悲伤时,她会给我说笑话,惹得我哈哈大笑;当我生气时, 她也会说些好听的话给我听,不一会儿,我就阴转晴了。
师:按理说,下文该写什么故事?
生:应该写她安慰我的事,或者写她给我讲笑话。师:总之,与她的嘴巴有关。然而你看,她写了——一她不仅是我的好朋友,还是我佩服的人。
.她还会帮助别人,借橡皮给我。
(生笑)师:接下来看另一篇——
爷爷的肚子大得出奇,就像一个滚圆的大西瓜,我猜里面一定装了不少东西吧!
师,你认为,下文她该写上什么?
生:写爷爷肚子里的知识多的故事。
师:她却写爷爷要我陪他玩海盗船。(生笑)单就这一句话来讲,很好。然而,放到全文来讲,它不好。外貌,要和下文的人的特点,事件有关联,有呼应,那才是真好。(板书:呼应)
训练
(幻灯回到爱因斯坦和刘翔的图片)
师:如果写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不拘穿着,你写他的什么外貌?生:我写他蓬乱的头发。
师:如果写爱因斯坦充满智慧,你写他的什么外貌?
生:我写他的眼睛或者额头。
师:如果写刘翔跑得快,你写他的什么外貌?
生:我写他的腿。
师:如果写刘翔是个阳光男孩,你写他的什么外貌?
生:我写他的嘴巴,嘴巴的笑。
师:这样写,外貌和故事呼应了,那就是好的外貌描写。
和管老师相比,我往往是只指出学生习作毛病,具体怎样修改也简单指导一下,至于说“训练”,那是少之又少的事情了。看来,“纸上谈兵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