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佬,金华汤溪人,上个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严州兰溪等地的丐帮帮主,他率领的丐帮,鼎盛时期有弟子十余众,其中侍寝女弟子有仨以上。
汤溪佬是个净丐,印堂发亮,满面红光,风流倜傥,出口成章。
每逢严兰一带有红白喜事或落栋上梁,汤溪佬他来了。先来一段颂,“佳偶天成好姻缘,子孙满堂状元郎”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后高呼一声“汤溪佬记贺仪两元”,那时候两元钱的人情和现在三百元相当。一般的乞丐,受施了饭或钱就走了,而汤溪佬奉了贺仪是客人,要上桌的,执事一般会给汤溪佬单独开一桌。
如遇上不明就里的执事,汤溪佬就唱“不打笑脸人 ,不赶上门客”,东家帮忙的人就会提醒执事好生招待。
酒足饭饱,汤溪佬又开唱了:“会赚会花,财源滚滚,礼尚往来,福禄进门”,这时主人家会回一个八块钱的红包,汤溪佬剔着牙齿,拄着打狗棍,摇摇晃晃的走了。
以上是我亲眼所见的近代丐帮帮主讨酒喝的场景,而一千多年前李白讨酒手法,一篇《将进酒》,细品起来,就是一份喝酒的可研报告,和汤溪佬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李白来讨酒了。
一、喝酒的必要性:时光一去不复返,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所以要及时喝酒行乐。
你看看,黄河的水啊,天上来的,哗啦哗啦流到海里回不去了。
你看看,令尊在镜子里感慨白发,早上还是乌黑发亮晚上就鬓染雪霜。
人生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行乐啊 ,不要让空酒杯对着月亮。
二、喝酒的可行性:会赚会花,酒我们喝得起。
天生我们都是有用之材,钱花了还能赚。
三、喝酒的正确方法:煮羊宰牛,一杯一杯不停地喝,边听歌边喝。
为了开心煮羊宰牛吧,我们一口气喝他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你俩喝酒喝酒,杯不要停啊。
我唱首歌给你俩听听吧,你俩把耳朵竖好了。
美酒佳肴都不重要,就想一直醉醺醺的不要醒来。
四、喝酒的效益分析:陈王为证,饮者留其名。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会在世上留下名声。
以前陈王在平乐楼设宴,成千上万坛酒随意喝。
五、总结:喝酒可销万古愁,所以我们要不计成本,卖马卖裘换酒喝。
做东的人怎么能说钱不够呢,尽管去买酒来我们放开对饮。
五花大马,千金裘皮,叫孩子们拿去换好酒,来一起举杯,忘记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不开心事。
这个李白,是来蹭吃蹭喝的,这顿酒,不是李白请客,但酒瘾上来了,怎么也要想办法让主人家酒管够吧。
我们再项目验收一下,事实证明,饮者留其名,岑夫子、丹丘生和汪伦一样,被我们记住了。
李白讨酒,一篇千古文章,我也是服了。但我没醉,我还是要揭穿李白,以诗人身份,掩丐帮行为之实。
李白和汤溪佬,都是一路人。
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