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四的义教活动将在今晚22点准时发出链接,请有兴趣的同学按步骤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这段话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在青协的群发出。对的,就是那个几乎所有大学里都会有的一个组织,全名叫青年志愿者协会,我在大一时二轮面试被筛了,所以最后自己交了会费,进了会员部。
大一整整一年,每周星期二我都会蹲点去报名参加青协各种活动。包括前面提到的义教,还有社区组织活动类,探访养老院的老人,还有去中山纪念堂练习当志愿小导游等等。
学校有很多组织,唯独这一个我没有仔细了解也很想加入,因为觉得志愿者很阳光,做志愿的事既能让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多好啊。青协的衣服我也是很喜欢的,环保绿,后背有两只手,相互交错形成飞翔模样,也象征着希望。以前我跟那些一同前去志愿的人穿着这样的一件马甲走在街上,地铁上,路人总会多看几眼,因为颜色实在是太起眼了。我不止一次听到一位母亲跟她的孩子说“这些哥哥姐姐是志愿者呐,志愿者呢就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这简单直接又命中核心的描述,有一种自豪感让人很陶醉。
前天晚上冒着雨去盖了一年的志愿者证的章,就是走学校一贯的流程而已。但是当我看到工作人员在两页空白的纸上连盖了两个红印章时,心里不觉咯噔一下。已经一年多了,时间真快啊。然而我除了前期的时间段因为图新鲜而去了大概10多次志愿活动后就再没有去过。从一开始的没时间,到后来的有点累,再到等下一次吧,最后到如今的后知后觉。
在部门里有一个师兄,认识他的时候他大三的,如今应该已经毕业了。他是义教组的负责人,从他大一到大三,三年,他一直没有离开青协这个大家庭,并且每年来一批新人他都认真耐心地教他们,告诉他们做志愿的注意事项以及初衷。在这中途,有很多人来了又走了,但师兄一直在坚守。有人跟我说,师兄从大二开始几乎放弃了午睡,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做志愿活动策划和安排上了。我也跟这位师兄一起做过志愿,当时回来我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些小朋友做的模型,说要拿回来做展览。路上,师兄很热心地跟我交换了模型来拿,因为他说觉得我拿的比较重,而他的比较轻。
都说一个人的性格是会显露在他的日常谈吐和行为上的,师兄就是如此。我无法想象师兄三年的不离不弃里都经历过怎样的困难,但我能清楚知道他有一颗很热很温暖的心,是个很温柔,很爱付出的人。而我,对于在这场献爱心的长久活动中中途逃脱的自己感到万分羞愧。
还记得第一次去敬老院探望老人时,师兄出示给我们的关于需要注意事项的那份条文,里面有一项是说,不要跟老人说你下次还会来看他,因为你一旦这样说了,他们就会有所期待,而当你下一次没有去时,他们就会感到很失望,接着就是长久的孤独。也记得师兄补充到“不要对老人说一些你可能实现不了的话,例如我下一次会陪你出去吃饭,会陪你出去玩之类的,不要轻易向他们许诺什么,因为你也无法保证你的以后。”
是的,一份自己的爱心都不能保证长久的人,更没有办法向别人承诺什么。特别对于那些纯真的小孩和孤独的老人们,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正是因为这来自作为一个人的慈悲,所以才有了那长久的坚持和无言无求的奉献。我想这是师兄一早就读懂的一句话,也是那些长久岁月里都坚持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深深懂得的。
之所以说志愿者都伟大,是因为所有的柔情都未在时间的荒野里消失,是因为所有的热情都未在冷夜里篝火旁消耗燃尽,是因为所有的爱都未在懂得生命之前之后放弃坚持。向所有的志愿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