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的时候,好多地方都进行了画线标注,似乎提示我这里的“宝藏”一点都不能落下,第三章的内容加深了我对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过程上的认知,如何操控,或许柳比歇夫的例子是一个启示,给出了开启心智、时间之门的钥匙。
记录下事情本身,会让自己发现每天真正的“忙碌点”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忙碌,真正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是值得反思的。
从没有想过一种这样的记录方式——
以下是摘自《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样本: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钟。鉴定袋蛾—20分 钟。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社会 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钟。休息:给 伊戈尔写信—10分钟。读《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 —10分钟。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钟。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8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2小时20分钟。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 —1小时5分钟。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 写信,6页—3小时20分钟。路途往返—30分钟。休息 —剃胡子。读《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钟。读《消息报》—10分钟。读《文学报》—20分钟。读 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钟。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 —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加上时间。
001.书有时候不能仅仅读一遍,读一遍跟你读三遍读n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翻开一次便会发现新问题,拥有新的认知。
002.为什么人会懒惰?因为待在舒适区有安全感,既然很安全,何必去冒风险做未知的事情。久而久之,这种所谓的安全,会让你看起来无忧无虑,但总会有某个时刻,也会使你焦虑不安。
003.把所有事情都揉杂在一起,看似很忙碌,但实践起来,却总是不能完成,就是没有给任务设定时间,没有区分开“重要”与“不重要”的界限。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完美的模样,可以享受更多美好的诗与远方;而另一个则过着苟且的生活,疲于日常冗杂的事物。
记录时间开销,画下时间的尾巴,并且抓住它,及时止损。